第十四章 天生的造反派啊(1/2)
终于到了出发的ri子,这天大兴城城门处,发出一阵阵惊天动地的号角声,两边站立着一排排威武的士兵。皇家车队、骑马的禁卫、以及文武百官浩浩荡荡走出大兴城城门,而在城门两侧涌满了众多的欢送人群,他们都在仰望着皇帝金碧辉煌的车驾,车驾上端坐着的正是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杨广。
杨广此行是要前往东都洛阳,因为征讨高丽的第一批大军集结地就是在洛阳,等到了那以后举行一个御驾亲征的仪式,大军再正式从洛阳出发向着高丽前进。当然,在去往高丽的路上,还将有来自各地的其它各路军队不断的与之汇合。至于在都城朝廷这边,杨广命刑部尚书卫玄等辅佐代王杨侑留守大兴城。
李渊也在随行的文武百官当中,率领着他不久前刚掌握在手里的五千兵马,在后军做殿后。跟随着队伍,李秋寒第一次见到了隋炀帝杨广。虽然只是远远的观看,但穿越之后视觉就异常敏锐的他,把杨广的样貌看的是清清楚楚。今年四十四岁正值中年的杨广,并没有想像中的那样暴躁粗陋、飞扬跋扈的样子,而是显得雍容高贵、从容有度,还有着皇帝所特有的一股睥睨天下的气概。
实际上杨广并不是一个没有才能的皇帝,并不是每天只知道寻欢作乐。一般来说,有才有德的是明君,无才无德的是昏君,有德无才的是庸君,有才无德的是暴君。杨广是个典型的有才无德的皇帝,所以后世人才都称他为暴君。
和任何有才能的皇帝一样,杨广也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想证明自己是一个比他父亲隋文帝更有能力的皇帝,梦想着成为光照千古、流芳百世的圣皇。可是他太急躁了,太喜欢搞大跃进了,总想一夜之间成就千古圣王之伟业。他最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根本不把人民大众放在眼里,只顾着自己所谓的大功业,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为所yu为。其结果,肯定是事与愿违。
就拿大运河来说,运河与秦始皇的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国古代最宏大最有影响力的两项大工程,它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甚至祖国的统一,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可是这么大的工程,是杨广采用急功近利的办法,用牺牲民力的代价来换取的。这种急暴的方法和不顾民众死活的政策,不但耗费了国家的大量财富,而且直接导致了隋王朝的灭亡。
在去往东都洛阳的一路上,除了看到没有任何工业污染的自然风光之外,沿途更多的是一片片荒芜的土地、丛立的坟墓、败落的村庄、饥饿的荒民,让李秋寒这个自穿越以来几乎就一直待在大兴城的后世人,初步见识了隋末民间是怎样的景象。
“真是一片荒凉啊!”看着远处那些衣衫褴褛、饥饿潦倒的流民们,李秋寒不由得感叹起来,来自后世发达文明社会的他,何曾看过如此的景象。
“这里靠近两都,还算不错了,其它地方的状况更加的恶劣,尤其是赋税最为严重的山东。”骑着马和李秋寒一同而行的李世民接话道。
跟在他们旁边的李秀宁黛眉轻蹙,俏巧的小琼鼻微微皱起,也随之说道:“要我看呐,当今皇上要再这样不管不问下去,隋朝的基业迟早要败亡。”
“小声一点!胡说什么?”李世民一听李秀宁这话,便立即jing告,然后向四周看了看,由于他们这是后军,前后随军行走的人都没靠的很近,因而没有旁人听到刚才的话,这才放下心来,继续说道,“三妹啊,那样的话在家里说说便罢了,在外面说那么大声,也不怕招惹来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