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太原留守与分别(1/2)
“秋寒你说,杨广把父亲大人和我们全部召回洛阳,是为了什么?”在从太原郡文水县到东都洛阳的路途中,骑马赶路的李秀宁和身边的李秋寒聊起来,询问了一个她很想问的问题。就在前几ri,忽然又有杨广派来的内侍使者,前去太原郡文水县,向李渊等人下达了诏令,令众人交接手上的事务,全都返回东都洛阳听命,具体是为了何事却并没有说。
“这两个月,杨广对各郡县任职的百官,频繁调动更改职务,现在招我们回洛阳,恐怕也就是要给国公调任官职吧。”虽然口头上是推测,但李秋寒的语气却是很肯定。
“不知杨广会给父亲大人调换怎样的官职呢?”李秀宁喃喃道。
李秋寒笑着看了她一眼,说道:“放心吧,国公一定会得到高升,担任更重要官职的。”
“但愿吧。还有都过了这么久,不知道杨广还准不准备离开洛阳,南下去江都了?”李秀宁又谈起了另外一个话题。
“当然会去了,不是有消息说这两个月里,除了以前杨广巡游江都时的龙舟都在翻修之外,还有一艘新龙舟正在打造么?这肯定是为南下江都做准备了,虽然杨广还没有公开表面要去江都的事情。”李秋寒说道,其实他心里清楚杨广是去定江都了的。
等众人赶到东都洛阳,李渊进见杨广之后,果然升官调任的消息传来。说是为了表彰李渊在任山西、河东黜陟讨捕大使期间,忠心护国积极剿灭盗匪,杨广为升任李渊为正三品的右骁卫大将军,调往太原郡晋阳县任太原留守。
其实杨广升任李渊为太原留守是有目的的,最主要的是有两条。第一个目的是让李渊在太原郡,和在马邑郡的马邑太守王仁恭互为犄角之势,共同抵御突厥有可能的进犯;第二个目的则是让李渊继续剿匪。
原来在隋大业十二年这一年的四月,在河北上谷郡,去年被剿灭的王须拔、魏刀儿起义军又死灰复燃,魏刀儿的手下大将,绰号“历山飞”的甄翟儿,又重新组织了这伙起义军,并聚集了更多的人再次起义。
甄翟儿起义军不但占据了上谷郡,随后还进攻太原县试图占据太原郡,虽然他们的企图并没有得逞,但却杀死了隋朝大将潘长文。这件事让杨广很是动怒,而这种剿匪的任务,杨广自然想到了“剿匪专家”李渊来。
不管杨广有着什么目的,能够继续留在河东,继续留在太原郡,让李渊很是高兴。因为这样一来,这一年多他在河东经营的势力,也将能够继续保有。而且他将是太原郡的最高军政长官,谁不知道河东兵勇,并州又素为天下jing兵处?能够留守太原,可谓是给李渊今后打下了良好的军事基础。
另一方面,太原是北方的军事重镇,为长期防御突厥,此地建造了森严的深池坚城,聚集了大批的jing兵强将,囤积了充足的粮草军需。此外,太原郡还建有隋朝皇帝常年去避暑的北方行宫——晋阳宫,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感召力。所以能够担任太原留守,实在是让李渊如虎添翼。
不过对于自己的堂兄李渊,杨广就没有一点防范之心么?显然也不是的,在给李渊太原留守这个职位的同时,杨广还让自己的两个亲信王威、高君雅二将,共同担任太原副留守的职务,实际上就是杨广派去监视李渊的耳目,也能保持着对李渊的牵制。
另外杨广还令李渊的几乎所有家属亲人,都要留在京都大兴城,实际上就是拿李渊的家属作为人质,以防备李渊有什么动作。在李渊的请求下,杨广才允许李渊只能带一名家人前往太原赴任,但长子李建成必须留在京都大兴城。李渊也只能选择了次子李世民,带往太原作帮手。
为了补偿李渊,杨广特升李建成为定远将军。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官位,虽然让李建成连升三级,但却是一个武散官,还得留在京都大兴城。而李渊可以带往太原的李世民,由于之前解雁门之围有功,和李建成一样连升三级,任正五品下的太原留守府司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