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向着长安进军了(1/2)
第五十四章向着长安进军了
经过一定的发展后,李渊等人都觉得是该出兵向外扩张的时候了,毕竟总守着太原诸郡埋头发展也是不行的。可是向哪扩张,进军哪里才是最重要的,哪个地方才是应该排在第一的目标呢?对于如何进军这个大问题,李渊极为重视,在做决定之前,他询问了其他人的意见看法。
“当然是长安大兴城!”李秋寒毫不犹豫的说道。
“哦?有何道理?”李渊扬了扬眉,捻着胡须问道。
“大将军还记得几年前,杨玄感造反的时候,我就跟大将军说起过上、中、下三策么?”李秋寒看了看李渊,见其微微点头后,便又继续说道,“对当时的杨玄感来说,要想造反成功夺得天下,上策为长驱直入蓟城,断朝廷大军的归路,与高丽夹击并消灭;中策是直取关中,攻下长安大兴城;下策则是突袭东都洛阳,号令四方。”(因为是正式的军事会议,所以李秋寒称呼的也很正规)
“当时杨玄感是趁着朝廷大军东征高丽时造反的,所以那上策对于我们来说自然不成立。而如今我们起兵,摆在我们眼前的只有两个目标:长安大兴城、洛阳。其它地方都没有考虑的价值,而这两者之中,依然是夺取长安大兴城为上策。”
“关中四方有天险可据,天府之国,足可为立国之根本。如一鼓作气攻下长安大兴城,招揽天下豪杰。安抚天下百姓,就可以以此为根本,夺取天下。可惜当时杨玄感并没有采取这等良策,如今我们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如今瓦岗军和朝廷鏖战在洛阳附近,他们地几十万大军都集中在那,以我们的力量自然无法取得。我们应该趁着朝廷大军主力,被瓦岗军被李密牵制和拖住在洛阳的时机。绕过他们突袭朝廷的后背,进军关中直取长安大兴城。以此号召天下,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自瓦岗军攻占了洛阳附近的兴洛、黎阳、回洛三仓,开仓济民,得兵几十万人,向东都洛阳进军。瓦岗军还发布了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揭露他罪大恶极,“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李密其实原本也有着放弃东都洛阳,转而攻打长安大兴城地念头,李密手下的柴孝和也建议留军守河南,主力军则西进关中夺取长安大兴城,以此号召天下。不过最终瓦岗军没有这样做,因为李密手下将士大多是山东人,所以经众人反对后放弃了这个建议。
不管怎样。瓦岗军地行为让在江都的杨广又愤怒又恐慌,在让洛阳守军坚守的同时,又立即派王世充率精兵增援洛阳,征讨瓦岗军。瓦岗军和隋军双方几十万人,在洛阳附近地区展开了激战。
历史上,此次洛阳战役从七月初打到十月底。历时三个多月,经过六十余次战斗,双方都各有胜负,打的是难解难分,直到最后李密打得王世充全军溃败,围困了东都洛阳,控制了河南大部分地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