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楚国公府的宁静(1/2)
第七十章楚国公府的宁静
平定刘武周和宋金刚,大唐夺回了山西河东乃至太原的十郡,又获取了原本属于刘武周的两个郡,领土不但全部收回而且又有所扩充。刘武周和宋金刚被消灭,为大唐进一步向中原挺进接触了北顾之忧,在唐朝统一全国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事件。
此战对李世民个人而言,意义也十分重大。唐朝回复了河东的全部旧土,广大士庶皆歌舞于道,有文人乐师作《秦王破阵乐》,军士相与为乐。后来此曲编入唐朝的乐府,以纪念秦王李世民的功业。
武德三年四月,唐朝设置益州道行台,李渊加任李世民为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一万五千户。也是这一年,唐朝改内书省为中书省,改内史令为中书令,上柱国、楚国公李秋寒为中书令,另因战功食邑增至五千户。
这天天气晴好,在楚国公和平阳公主的府邸,李秋寒正在自家的后花园里,躺在他吩咐工匠制作的藤椅上,一边吃着新鲜的水果,一边闭着眼睛想着事情。
自从他李秋寒随李世民出征河东时起,大唐朝廷里局势可谓是千变万化。他们正在前方和刘武周、宋金刚拼杀的时候,朝廷中裴寂和刘文静这两派势力,仍旧在后方或明或暗的互相争斗着,甚至愈演愈烈闹得不可开交。
刘文静显然看不清局势,在他可以依靠的最大靠山李世民出征期间,还在裴寂地趁机挑衅下应战。实在是非常不明智。如果单单是裴寂,刘文静恐怕还能应付,但别忘了朝中还有太子李建成,在和裴寂互相帮衬着呢。
刘文静在李建成的眼里,就是李世民的人,如果能够踢出朝局中心当然很好。上次的太子之争,兄弟二人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裂痕。难免心中会留下疙瘩。加上在败于宋金刚之手逃回长安的齐王李元吉的挑拨下,李建成也趁着李世民外出打仗。配合着裴寂在朝廷百事上与刘文静针锋相对。
这么多人联合起来对付刘文静,这下他可就招架不住了。最终在裴寂地谗言下,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攻击下,刘文静由纳言调任户部尚书。
六部尚书虽然与纳言,在官位上同为正三品,但在实际权利和地位上,当然远不如真宰相之一、执掌门下省地纳言相比。并且六部尚书虽然是属于尚书令管辖。但李世民这个尚书令长期在外征战,尚书省的事务长期由尚书右仆射裴寂管辖(本来是尚书左右仆射共同管辖的,但目前尚书左仆射职位空缺),所以相当于刘文静直属上司成了裴寂。
现在刘文静成为了自己所管辖的部下,喜欢打击到底的裴寂,当然就更不会放过了。一个多月后,刘文静在一次好友家的晚宴上喝醉了酒,口出狂言大唐建立首功当属于他。并抱怨李渊赏罚不公、过河拆桥,让他受到冷遇。这个事情被裴寂抓住把柄,添油加醋的传到李渊耳中,使得李渊大怒,将刘文静贬为庶民并关押起来,随后又下令处死。
自刘文静被革去纳言后。李渊下令改门下省纳言为侍中,并任命宋国公萧瑀为门下省侍中、上柱国。萧瑀也是属于裴寂和太子一党,随着刘文静地被处死,自此裴寂和太子一党在朝廷中获得了很大的胜利和优势。
这个刘文静啊,本来没让他去参加与西秦薛举的一战,避免了他因导致战败而被贬职的事情,是想让他多牵制裴寂的,没想到他那么不争气,败亡的时日只不过延后了一年而已,看来向他那种性格有缺陷的人。始终是扶不上台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