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帝国宰相 > 第七十七章 斗争白热化(下)

第七十七章 斗争白热化(下)(1/2)

目录
好书推荐: 在黄昏时刻 仙曲逆转乾坤 星际争霸二之星之光芒 金麟怒 撕裂虚伪的主线狩猎者 雷轮 四季交织的小镇 仗剑天玄 剑之御神 瓦罗兰狂想曲

第七十七章斗争白热化(下)

隋唐之际,北方的突厥非常强大,到唐朝建立之后仍然一再向南攻扰,颉利可汗有凭凌大唐帝国之志。对大唐来说,突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互相较量中,关于如何对待突厥的问题,双方亦有所分歧。更重要的是,李世民利用抵抗突厥的有利时机,进一步维护了自己的地位。

仁智宫事件之后,东突厥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不断自原州进扰关中。大唐武德七年,竟然有人向李渊建议:“突厥之所以屡犯关中,是因为子女玉锦都囤积在长安。如果不把长安当京都,焚烧掉再迁都它处,则胡寇自然安息。”

这是一个极其荒唐的建议,竟然说突厥侵犯是因为长安的财物人口,把财物人口迁往他处另建新都,再焚烧掉长安城,突厥就不会再进犯。李秋寒不知道这个向李渊进言的官吏是怎么想的,但这个人实在是欠抽。不过就是这样一个荒唐的建议,竟然让李渊动了心,虽然李渊不会放火烧掉长安,但也有了迁都的打算。

其实对待突厥,李渊是既痛恨又畏惧。从当年太原起兵向突厥借兵,不得不低声下气,到后来大唐统一过程中,突厥支持那些和大唐敌对的势力,给大唐统一进程带来不断的麻烦和困难,以及大唐统一后突厥直接的不断侵扰,都让李渊对突厥是恨之入骨,恨不得把突厥两位可汗的头颅摘下来当尿壶。

不过李渊对突厥地实力又很是畏惧。不管是太原起兵的时期,还是大唐建立到统一天下后的初期,大唐的实力都是远比不上突厥的。如果真打起仗来,恐怕大唐是胜少败多。而且现在的大唐,防御突厥的进攻就来不及了,根本没有能力去主动进攻突厥。李渊还时刻担心突厥大军攻入关中,攻克长安后把他们一网打尽。所以尽管李渊痛恨突厥。但也不得不有所屈服有所退缩。

李渊令人意外地接受了迁都的错误意见,竟然派遣宇文士及到邓州等地选择可供迁都地地点。如果不合适就干脆迁都到洛阳。对于李渊的这一打算,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裴寂等东宫集团的大臣们都顺旨表示赞成,而其他大臣虽然知道这样做不正确,但看见李渊已经正式表态也就不敢谏止。

就在这关键时刻,李世民出来大胆进谏:“北方之患自古以来就有,父皇以圣武龙兴,光耀中原华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为何只因为胡寇扰边,就要迁都避之呢?这样做岂不是使得四海蒙羞,让百姓万世都贻笑大方么?古时霍去病,汉廷一将,犹志在灭匈奴;如今我们大唐猛将如林、人才济济,又怎能不如古人?儿臣愿约下数年之期。定要斩去颉利的头颅献给父皇。如若不成,再行迁都不迟。”

李世民的话刚一说完,还没有等李渊有所表示,李建成就出来大加讥讽:“昔日樊哙想要以十万将士横行于匈奴中,秦王如今所言岂不相似?”

李建成所说的,是指汉惠帝时期匈奴冒顿单于再次侵犯汉境。吕后招来将相讨论对策,樊哙说给他十万将士他就能横行匈奴之中,当时中郎将季布反对,认为樊哙是在吹牛,如果十万将士就能横扫匈奴,何来有数年前汉高祖白登之围呢?群臣也都认为樊哙是在吹牛。李建成拿这件事和李世民所言比较,意思就是李世民在吹牛。

李世民并不是在吹牛,而是有所凭借,所以就很有自信的当即回击道:“形势各异,用兵不同。樊哙小竖。何足道乎?不出十年,必定漠北。非虚言也。”

李建成见讥讽不成,恼怒之下竟然污蔑李世民道:“秦王之所以要外御胡寇,阻挠迁都之议,是想要久握其兵,进而图谋篡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