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山雨欲来(三)(1/2)
或许从李复东中将的角度望去,水天之际那遥远的济州岛依旧平静。但绝望这一致命的瘟疫却实实在在的在这个新罗民国最后的堡垒内蔓延开来。从高丽军zhèng fǔ正式宣布济州岛附近的高丽邻海为“禁航区”至今的78个小时里至少已有30艘运载着人道主义救援物质的各国船只在这一海域遭到了高丽海军潜艇的伏击或拦截。
尽管利用“租用”的米**用C-17“环球霸王”3型战略运输机新罗zhèng fǔ依然坚持着向济州岛运输了2000余吨的食品和物质,但随着汉**方将向高丽提供新型战斗机的消息传来,这条唯一的“空中走廊”也有随时被切断的危险。
何况对于超过200万的难民而言,空中运输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所以今天新罗海军被迫调动几乎所有的残存的舰艇驶离“寄居”了将近2个月的东瀛五岛列岛临时锚地,在对马海峡上重组队型为由东瀛佐世堡出发的大型运输船队提供护航。
战前的新罗三面环海,海岸线2400多公里,拥有大小数千个岛屿。不仅其主要的大中型城市和工业基地均集中在沿海地带,而其国内所需的原油、铁矿石等重要战略物资均依赖海上运输,因而海洋航道是新罗国民经济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而汉国东海海域更是新罗进入太平洋的主要出海口,对新罗的国防、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新罗军方认定在出现危机时,只要控制住汉国东海,就能确保新罗内陆不受来自海上的威胁;反之丢失了汉国东海,整个新罗的大半国土就会暴露在敌人炮火之下,而对新罗生死攸关的出海通道也将被无情的堵死。
所以战前新罗zhèng fǔ倾尽全力打造了包括2艘‘独岛‘级两栖攻击舰、9艘“KDX系列”驱逐舰(KDX-1型3艘、KDX-2型3艘和KDX-3型3艘)强大的新罗海军“机动舰队”。但凝聚了无数新罗人心血和希望的“机动舰队”在强大的汉国海军面前,脆弱的不堪一击。
南浦外海海战、黄海海战、大黑山群岛决战,在经历汉国海空军三次沉重的打击之后,新罗海军不仅丢失了对其国家意义重大的汉国东海的制海权,更输光了他们的全部资本。当新罗陆军仍在洛东江防御圈拼死抵抗的时候,新罗海军已经屈辱的拜倒在昔rì仇敌—东瀛的脚下,以求获得一履之地,以保存新罗海军最后的火种。
此刻李复东中将麾下的新罗海军“主力”舰队以战后实力保存最为完整的原新罗第三舰队为骨干,负责南部半岛和济州岛方向防务的新罗海军南海舰队,在战前还主要的战力来自第一、第二舰队淘汰下来的美制“基林”级驱逐舰的新罗改进型“忠北”级。
“基林”级驱逐舰是米国海军在二次大战期间建造的火炮驱逐舰,在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军援为新罗海军引进了7艘,进行了相关的现代化改造,改名为“忠北”级驱逐舰。战争爆发前,新罗海军仍有3艘在役,分别为“光州”、“江原”和“全州”。战争期间这三艘战舰担任着相对安全的对马海峡的rì常巡航。
“光州”、“江原”主要装备这2座四联装的“鱼叉”反舰导弹发shè装置,而“全州”而装备一座8联“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shè装置。虽然舰型老旧,但这3艘战舰所组成的海上编队仍具备了较强的反舰和反潜能力。但是在防空方面,“忠北”级仅装备了一座双管40mm博福斯炮;二座20mm“火神”防空炮,在高强度的海空激战中显得极其脆弱。
所以新罗海军不得不出动“机动舰队“最后的2艘战舰:KDX-2级驱逐舰“忠武公李舜臣”号、KDX-1级驱逐舰驱逐舰“乙支文德”号,作为护航舰队的防空主力,在老旧的3艘“忠北”级驱逐舰的拱卫下,小心奕奕的驶出暗礁林立的五岛列岛。
在新罗海军的临时锚地内还有3艘“蔚山”级导弹护卫舰以及其他小型舰艇20余艘,但李复东并不打算让他们参加这次危险的护航活动。
站在旗舰“乙支文德”号的舰桥上李复东中将心中依旧忐忑不安,乙支文德是公元612年在萨水之战中重创汉国隋朝远征军的高句丽名将,但是今天的高丽半岛却再也无法拒绝强大汉国的支配了。
“运输船队已进入我方雷达探测范围。”“乙支文德”号的舰长卢文少将报告道。“好吧!编队后驶往济州岛。”李复东沉吟了片刻后答道。从这一刻起他和他的舰队便踏上了生死悬于一线的地狱之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