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单手补天 > 第八章 和谈

第八章 和谈(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天刑传 我重生的那些年 琴声刺夜 背起来 血祭炼金师 天骄之魂 华丽的低调重生 海权世纪 鸢蝶 战国天下劫

良久,宗泽道“眼下,上至将军,下至士兵,都觉得矮人一截。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甚至不及世子们的一首诗,一篇文章,一贴好字。没有荣誉感的军人,与顽石何异?没有骄傲之心的士兵,勇气何来?再者说,臣以为,文人将兵自然不如行伍出身的将军多多;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也许,也许应该……”

宗泽的话说到半道,突然没了下文,他的意思大家都清楚,说与不说,没什么分别。看起来,他说的是两个问题军人的地位问题和文人将兵是否合适的问题,其实归结起来,还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自大宋立国以来一直存在的——以文制武的问题。

回首当年,赵匡胤的宋室江山不是打下来的,而是靠陈桥兵变,从柴家抢来的,所以,赵匡胤对统兵将领防范极严,生怕再弄出一个“黄袍加身”,毁了他的江山社稷。大宋初立,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削弱地方的权利,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军权”,然后以文人出任枢密院长官,也就是以文制武的由来。演变到后世,每遇战事,以文人统兵,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于是乎,每战皆北,不但打不过大辽、金国,就连小小的西夏也是鲜有胜绩。

“官家,宰相执政刚到广场,竟然遭到乱民的殴打。宰执们不知去向,民众声言必须见到李纲相公、宗泽老将军才肯罢休!”裴谊在距离官家几丈远的地方跪定,心神不定地回话!

嗯,还有宗泽?

宗泽闻言,径直从椅子上跌落在地,身子乱颤,如同秋风中的败叶,连连叩头“臣自到京以来,非奉旨不进京城,私下里没见过任何官员。君上不以臣功微薄,追封先世,封妻荫子,狗尚且知恩,何况人乎!臣若有不轨之事,请陛下诛臣九族,以儆效尤。”

老将军说得激动,老泪纵横,观者无不动容!

赵构扶起宗泽,将老将搀回椅子上坐好,道“宗家一门,世代忠良,与太宗朝的杨家将相比,亦毫不逊sè!朕岂不知,爱卿万勿自疑!”

略微顿上一顿,接着道“百姓既想见卿家,将军强为朕起,还是出去见一见的好。百姓的心平了,自然也就没事了。”

说完,赵构吩咐裴谊派人送种师道出去,并且派人立即去请李纲。

“树yù静而风不止啊!”赵构一边在殿内度着步,一边说“为臣不易,为君亦难!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吾皇圣明!”众人齐声道。

赵构情绪平静得很,没有一丝怒火,道“你三人有何看法,一并说出来,大家参详参详!”

韩世忠看看蒋芾,见蒋芾不以驸马都尉贵重自居,甚是谦让,心中一暖,道“太上皇在位之时,以内侍监军,多有掣肘,于战无益,请陛下留意!从战术上来说,我军以步兵为主,利于坚守;金人以骑兵为主,利于野战!金兵重甲骑兵,纵横驰骋,以步兵应之,臣未见其利。宗老将军所部的战车,倒是提醒了臣步兵以战车为堡垒,辅之强弓硬弩,或者可与骑兵一战。”

蒋芾则道“大汉武帝时,以骑制骑,终有卫青、霍去病之牧马草原,流芳千古。臣愿为霍去病,为陛下驱除胡虏;请陛下为汉武帝,光我汉人江山!”

声音如钟,言辞如鼓,一室皆惊!

蒋芾能文能武,难道真是上天派遣的星君下凡?

正愣神的功夫,裴谊再来禀报“官家,内侍朱拱之被乱民活活打死,同时死的还有二十几名内侍,请官家为他们作主啊!”

“所为何事?”赵构淡淡地问道。

“百姓嫌朱拱之传旨太慢,恐有欺瞒之事,所以,所以……”

“再派人去请李相公。摆驾宣德楼!”赵构不顾诸将、内侍的劝阻,直奔宣德楼而来。

距离宣德楼还有几十丈的距离,但闻人声嘈杂,不知有多少人在喊,不知有多少人在叫。赵构铁青着脸,吩咐开门。

“吱呀呀,逛当”,沉重的宫门打开,迎面挤进几个人来。岳飞、蒋芾从官家的身侧扑上去,身形晃动之际,门内的人已然飞了出去。

韩世忠高声喝道“陛下在此,哪个胆敢放肆!退后,退后!”

前有韩世忠、蒋芾开路,后有王德等一干侍卫紧紧相随,赵构面带微笑,步出左掖门,登九龙桥,居高而望!

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边!人群自宣德楼广场向东西两边延伸,只怕眼下正阳门、朝阳门一带也都是人了!瞧这情形,总有几万人吧!

“尔等有何事见朕?派个人上前回话!”赵构于万千人前立定,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浑身燥热,似乎所有的血液都燃烧起来。

人群之中,闪出两名儒生,年纪大一点的约四十岁出头,年少者约三十五六。二人拜倒在地,道“臣太学生胡铨、吴师古见驾,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来,年纪大的叫胡铨,小一点的叫吴师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