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凌云阁东陵东(1/2)
大汉贞景二十八年秋,此时钱禾已辞官离京七月有余,现今他正策马奔在关外的土道上。
此处乃是谷州府东北方向的边关,再往东行去,便将离了这中原地界。
“少爷我,不对,大爷我如今也是毛驴换骏马,而且一换就是两匹,想那凌云阁已是离我不远啦,哈哈,~驾~。”未曾想钱大状元如此好学,竟和那守边关的兵油子学得几句浑话。
正所谓无官一身轻,钱禾又恢复了那往rì少年般的的本xìng。钱禾垫着屁股骑在马上,姿势十分难看,想来还是骑驴舒服些。
塞外边关,没有尘土飞扬,只有一片郁郁葱葱,此时正是秋风送爽,也送走了钱禾,钱禾这一路上还算太平,毕竟是中原地界,他这状元郎的身份还算管用。
而这方前往,再往东,就是东泽地界了,状元郎的身份可不好用了,难说还是一祸患,钱禾这番想到,便把他的状元扇和古书藏好,策马向东.....
时光流转,又是三个多月过去了,钱禾一身破烂的从林中钻了出来,张口就骂道“这小宋国的人好生野蛮,土匪劫道不说,还有骗子招摇过市,真是气死我也。”
这三个月里,状元郎真可谓是历尽艰难苦楚,当初策马而行的豪迈rì子,只潇洒了三天,便丢了一匹马,丢了一匹马不说,眼看前方就是一小县城,又被土匪劫了道,钱禾扯破了嗓子,才逃出命来。
本以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在小宋国饥一顿饱一顿的状元郎,竟在一船家哪里打听到了凌云阁的消息,顿时喜出望外,还在那状元扇上敲下一块宝玉,以充船资,不曾想是上了贼船。
那大船边打鱼边带着钱禾在海上绕了一圈,靠到一处看似荒凉的岸边,便把钱禾骗了下去,钱禾正满怀希望的穿过一片树林时,格老子的,竟是当初被劫道的地方,看着熟悉的小县城,钱禾有种想哭的感觉.........
今rì,钱禾又搜寻了一片山林,还是没有发现凌云阁的踪迹,这里已出了小宋国的地界,真是极东,极东了,就连眼前这座山也叫东山。
钱禾折了个树枝咬在嘴里,疲懒的躺在地上,思索着那句凌云阁东陵东,东边的东边,这凌云阁到底在哪里啊,钱禾心中这般想到,随手把嘴里的树枝插在地上。
这一插不打紧,不过钱禾的眼睛就有些便拔不出来了,钱禾翻身趴在地上,沿着树枝的方向看去,只见那东山好像一座陵墓一般扣在地上,而恰巧插在地上的树枝,从这里看去好似墓前的石碑一般。
钱禾口中喃喃道“凌云阁东陵东,难道指的就是这看似陵墓的东山?”
钱禾一骨碌爬起身来,一身破烂的向山上冲去,钱禾仔细搜起山来,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一片密林中发现了一座建筑,真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此情此景感动得钱禾酸味大发,摇头晃脑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妙极,妙极啊”
说罢钱禾就向那建筑走去,临近了才发现这建筑显得有些残破,好似破庙一般,心里有些打鼓,莫不是找错了地方,只见门外正有一条三十左右岁的大汉提着扫把正在打扫,这大汉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长的极有威势。
钱禾激动的从怀中摸出状元扇,假作风雅的扇了扇,“敢问壮士这里可是凌云阁?”
那大汉瞧了瞧钱禾,道了句稍等,便丢下扫把向门内奔去,~呯~的一声,关上了大门。
钱禾愣在外面,心道这汉子好生不懂礼,竟不请他进去看茶。
钱禾又抬头仔细向那门顶的匾上看去,只见匾上写着“凌云阁”三个大字,钱禾的脸上有些激动,有些泪痕,整整快一年啦,终于找到了。
匾上那凌云阁三个大字,真可谓是苍劲有力,铁划银钩,钱禾边哽咽边赞道“好字,好字啊。写的好,写的好啊,”好像匾上的字是为他而写的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