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斯坦纳的声音有些悲鸣,作为贝尔实验室的一把手,他不关心集团如何运营,也不关心这样做的目的,可这给贝尔带来了实质的打击不是他能接受的。“难道我们实验室必须要归属于拆分出来的新公司吗?不能再隶属于集团总部了吗?”
归属谁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贝尔实验室的经费。
拆分的公司是用来干什么的?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用来上市圈钱割韭菜的。
而贝尔实验室呢?数以万计的科学家,手握大量专利,科研领域的殿堂级存在。
可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烧钱的饕餮,吞噬着大量的金钱。
一家上市企业,如何能让股价漂亮?唯利润儿。
贝尔实验室划分到这家企业名下,能有充足的研究经费才怪呢。
虽然电话电报公司也是上市企业,但体量不同,按照百分比投入研发,得到的研发资金都有差距。
“华斯坦纳,我还是那句话,这不是我能决定的,你为什么不能找施坦因聊聊呢?”
施坦因是定下的拆分出来新公司的ceo,不出意外以后贝尔实验室归他管,批复多少经费自然也是他说的算。
可华斯坦纳知道,对方是个坚定的弃贝派,意思就是主张放弃贝尔实验室的那一派别。
自主研发,没有研发任务,研发方向随科研人员的喜好。
全世界这样的科研机构有几个?哪家公司组建科研团队不是为了产品和盈利。
贝尔是这么模式,远东实验室也是如此。
这些年很多学者都提倡这种模式,因为远东的快速崛起就在眼前,收益是明晃晃的摆在这里的。
但经营者没有傻子,想要发展这种模式,首先一点就是要有庞大的资金作为后盾。
这种资本的需求不是一般的雄厚,要能接受很多实验成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盈利,甚至毫无用处。
能掏的起钱这么挥霍的企业,全世界也超不过三十家。
而这些企业中,非科技类的又占了一部分,剩下的更是寥寥无几。
投钱无所谓,但谁又能保证这样的模式就能成就另一个远东集团呢?就算有了结果,怎么能把它转化为跨时代的产品呢?
贝尔实验室就是这样的例子,晶体管诞生于贝尔,但贝尔没有孕育出德仪或者远东芯片。
unix系统和c语言还有c++语言也出自于贝尔,怎么没看到贝尔替代微软,成为电脑系统领域的霸主?
电荷耦合元件也是贝尔发明的,结果呢?现在的贝尔还需要对外采购,旗下没有一家公司发展元器件。
最后的结果就是贝尔靠着手里的专利每年收取一些专利费,直到专利到期。
说到底,电话点报公司成就了贝尔,贝尔管理层的眼光一直都滞留在电信领域。
正是这样的原因,很多管理者想要肢解贝尔,留下一部分科研人员专门研究相关领域,剩下的都遣散。
这样做不仅能为公司每年省下大量的研究经费,也能专注了电信领域的研发。
当年罗念中趁着贝尔拆分强势入股两家小贝尔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很多人都把这推卸于贝尔实验室的管理模式。
如果能专心研发相关的产业,电话电报公司能在技术上被弯道超车?
现在南方贝尔和大西洋贝尔发展的越好,弃贝派越牙痒痒,这可都是美金呀。
所以找施坦因,华斯坦纳知道结果如何。
作为一个学者,他对于管理层这种互相踢皮球的方式一点经验也没有。
以前的贝尔根本不需要他来要经费,不管多少,集团每年都会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润投入到贝尔实验室。
可现在不同,虽然贝尔再次的拆分,本来就越来越小的研发经费还被卡主了一部分。
因为拆分后贝尔就属于新公司了,集团有些人觉得剩下的经费应该新公司出。
走动了一天,华斯坦纳都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应。
他非常清楚,现在的贝尔实验室不是集团主要考虑的对象,拆分才是首要大事。
看着圣安东尼奥机场上的天空,华斯坦纳真不知道回去该怎么和那些等着研发经费嗷嗷待哺的科研人员解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