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 第111章 世袭刺史制度

第111章 世袭刺史制度(2/2)

目录
好书推荐: 渣男骂我拜金,可我老公超爱 剑仙侠侣 骑士与魔杖 生无定 夫君流放,我养兵五十万 重生后不当娇妻,被霸总反追了 我凭美食在万界当最强交易商 九转第一仙 圣猿传 五年婚姻,一直分居[七零]

一旦有了什么天灾人祸,朝廷拿什么救济?边境上有了战事,国家又如何应对?指着诸侯国出兵?现实吗?汉朝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教训还不够惨烈吗?

李世民这次没有表态,还是想再听听其他臣工的意见。

礼部侍郎李百药认为:国家运数长短,全部由上天决定。尧、舜、禹都是大圣人吧,可他们也没法让国运长久啊,。邦虽然出身低微,上天却给了汉朝四百年的国运。

如今,陛下让宗亲功臣都有自己的封国,几代之后,他们骄奢淫逸,互相攻伐,岂不是倒退回了春秋战国的情况,那还不如朝廷随时更换郡守县令呢!”

李百药也是个聪明人,挑拨离间的话不说,皇子、功臣们的坏话,他也是点到为止李唐

反正中心论调就是一个,皇帝此举是逆历史之变,难道陛下要与老天爷作对吗?

李百药的奏疏,将世袭刺史制度直接推向了高潮,文武大臣不断接力,说得吐沫横飞,这一次,大家不是因为政治利益斗争,而是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李世民。

出身儒学世家颜师古,不愧是打太极的高手,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世袭诸侯,可以,但诸侯国的官吏不能世袭,应该由朝廷直接委派,这样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朝廷的权威,省却听调不听宣的烦恼,还能保证税赋,一举两得。

但李世民却没有表态,而是留中不发。他不是不明白诸臣所言的道理,但他这么做也是有自己的目的,那就是针对世家门阀制度。

按照现今的形势,朝廷各州的刺史、长史、司马、县令等职位大部分还在门阀手里。寒门学子从下而上的晋升渠道被权贵再一次蚕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科考制度将会逐渐失去意义。

而建立封国,分而蚕之,其实不失为一个好的主意。萧瑀这个人,虽然脾气不好,但有些时候,他也是真为朕着想的。

但魏征等人说的也有道理,人心都是自私的。在政治利益的面前,谁都敢铤而走险,西汉的“七王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包括前隋的汉王“杨谅之乱”,还不能说明问题?

皇子王孙也好,国公朝臣也罢,他们是肯定愿意在京畿待着,因为只有在京畿,才能让皇帝更直观的看到成绩啊!

对于这个世袭刺史制度,李世民甚为为难啊!

“传太子!”

.......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