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君臣相知,千古美谈(2/2)
“是啊,至少丢人的就不是李二了.”杨广继续吐槽道。
【李世民的这一句话,饱含着对魏征的怀念之情,以及自己今后再没有那样忠直敢言诤臣的遗憾!
回家以后,李世民便当即派人飞速赶往魏征墓前,对他进行隆重的祭祀,并重新为他树立起了墓碑。君臣感情就是如此深厚,虽然其中也经历了许多龃龉和不快,可是此时两个人的真实关系才算是“盖棺定论”,再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任何改变了。】
魏征那刚刚升起的怨气,顿时便烟消云散了。
他的双眼再次滴落下泪珠,随后向着光幕里,那位正在指导工匠为自己重新竖墓的唐太宗李世民,行了一个大礼,“陛下,臣,知错了!”
【李世民的千古明君,在一千多年前创造出盛世大唐。而魏征更是千古杰出的人物。在历史上可以与管仲媲美的超级大才。正是由于魏征碰到了李世民,而李世民有了魏征。大唐才进入空前绝后的强盛时代,引领世界潮流。
魏征的直言进谏,让李世民收益匪浅。但正是李世民的直言进谏,也让李世民倍感憋屈,因此心中积累了很多对魏征的厌恶。直到魏征死后,才突然爆发。砸了魏征的墓碑。
但随后李世民很快认识到自己的不对,重新给魏征立碑,并且提高魏征的祭祀等级,给魏征更多的荣誉!
这是君臣相知的典范,是一桩流传千古的美谈!】
【综上所述,魏征排名历史十大名相第七,实至名归!】
看完了盘点魏征的视频,无数人为他的才能和贤良而感慨不已。
但同时,人们也为他遇到了李世民而感到庆幸,否则魏征这么一个既有大才又敢于直谏的特殊人才,恐怕会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
冉闵看着缓缓暗淡下去的画面,不由得摇头叹息道:“自身有能力非常重要,但选择效忠的对象,也非常重要。
三弟就是因为遇到了一个心胸不怎么宽广的主公,这才因为小人的一句话,导致自己糊里糊涂的被五马分尸而死唉!”
项羽、李存孝两人都使用了穿越符石,所以失去了进入万朝交流空间的资格。
不过冉闵没有使用穿越符石,所以他还能进入这里,算是保留了“开挂”的权利。
他们三个如今正在往中原腹地方向逃亡,希望可以顺利甩开鲜卑追兵。
下一步,他们就要在前往关中的路上,寻找乞活军,帮助中原重新燃起对抗胡人的希望!
乞活,乞活,顾名思义,他们只是为了在乱世中乞求活命的机会,其悲壮凄惨情形可见一斑。
这些人都是来自各地快活不下去了的汉人流民,但就是这些流民,却组成了华夏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之一——乞活军!
生前的冉闵,他最大的失败,就是杀了助他成事的李农,一位深受乞活军爱戴的将领。
李农的死,致使数万乞活军脱离开了闵冉的军队,是冉闵的军事实力大减。
偏偏冉闵又在这时称帝,不仅没得到东晋王朝的支援,反而使的东晋五朝与鲜卑人对他来了个南北夹击。
与鲜卑人的廉台决战中,闵冉骑朱龙马,持矛戟,冲入十余万鲜卑铁骑军中,手刃三百余鲜卑强兵悍将,及至战马受伤倒地被俘,面对鲜卑国主质问仍大呼:“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
被俘虏后,冉闵拒降,最后被鲜卑王慕容俊斩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