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第199章 始于才华,终于多情(2/2)
经此打击后,薛涛也成熟了许多,但不愿再干“秘书”这份工作,又自愿脱离了乐籍的编制,在成都郊外的浣溪旁购置了房产,广植枇杷树,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
那时的成都,造纸业相当兴盛,失去了稳定收入来源的薛涛,为了生存,加之她又喜欢吟诗作赋,于是便在纸张上做起了文章。】
【薛涛吟诗作赋时,总觉得用大块的纸张却只写几句诗词,实在是太浪费了,而且诗词以外的意境又很难用淡黄色的原始纸张表达。
于是,她便指挥工匠用四川乐山特产胭脂木、芙蓉等捣碎泡浆,再加入云母粉,然后用百潭水浸泡普通纸张,将各色瓣树叶,夹杂于湿纸中阴干。然后将大块大块的粉红色带各种颜色暗纹的干纸,剪成现在信笺纸大小,后来更是扩展到十多个背景颜色,而且带各色形状暗纹。
这就是后人所称的“薛涛笺”。
《唐音要生》有记载:“涛好制小诗,惜纸长剩,命匠狭小之,时谓便,因行用。”尤酷爱红色。】
【造笺之余,薛涛“女校书”的名声依旧在外远播。
历任巴蜀节度使仍将她奉为上宾,薛涛依然有许多不可避免的官场应酬。
但他拒绝了所有的倾慕者的爱意,自从经历了与韦皋那段让人心悸的爱恋后,在她爱情路上留下深深的伤痕,她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否接受别人的爱。】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元和四年,剑南东川监察御史元稹上任。
来到蜀地,以元稹热衷流连丛的性格,怎能错过薛涛。
于是他托一位原先在韦皋府上任职的人给薛涛送了一封信,约她在梓州会面。
韦皋死后,薛涛一直居于城郊浣溪畔,过着清闲的日子。她已经脱离乐籍,许久未曾涉足交际圈,但元稹之名她早就有所耳闻,遂依言去了梓州。】
【和元稹那一次会面,薛涛已然平静无波的心,再次掀起了狂澜。
已经不惑之年的她原以为自己不会再为俗世情爱所累,孰料,勾起她心中爱火的,却是和她年纪悬殊的元稹。
元稹与薛涛谈文论诗,滔滔不绝,仿佛这时间没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他风流倜傥,英俊不凡,三十岁正是他最具魅力的年纪,他的温情,他的才情,他的多情,这一切的一切都让薛涛迅速跌入旋涡,再也无法回头。】
【至于元稹,他当然也是喜欢薛涛的。
风韵犹存且腹有诗书的她,比起他见过的其他年轻却没什么见识的女孩子,更加多了一种成熟的魅力。
尽管家中已有妻子,他还是和薛涛展开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恋情。】
【可惜,薛涛和元稹的这段感情只有短短四个月。
元稹接到朝廷任命,离开了蜀地,薛涛纵满心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她本来相信元稹是爱她的,就像她爱着他一样。只要等到他有空了,他一定会回来看她。
带着这样的信念,以及满心的不舍,薛涛送走了元稹。】
【元稹的妻子病逝之后,他又娶了第二任妻子裴淑,并且还恋上了当时闻名的另一位才女刘采春。
只是可怜薛涛还在浣溪畔痴痴等着他,她用精致的薛涛笺给他写信,盼着,念着
若元稹置之不理,薛涛可能会早日醒悟,不再执迷于这段缥缈的爱情。
偏偏元稹还会时不时给薛涛回信,仿佛他们还在热恋期,信的内容一度让薛涛抱有幻想。】
看到这儿,无数人异口同声的说了一句:“渣男!”
【最终打破薛涛幻想的,还是时间。】
【一年多转眼便过去,可对薛涛来说,却漫长的如同几个世纪。
元稹终究还是没有回来,他,辜负了她。】
【或许,是薛涛太过乐观,或许是她太过高估了自己在元稹心中的分量。
他或许是真的爱过她,但爱过不等于一直爱。
像他那样有才有幽默风趣的男子,他身边莺莺燕燕何其多,岂会独恋一枝?
想通了这一点的薛涛,终于死心了。
既然元稹不会回来了,薛涛觉得,她也没有在浣溪畔继续等下去的理由了。
她离开了浣溪,换上了一身道袍,直到终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