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迪化思维害人(2/2)
“君子风!”
刹那间,天地之力加持于龙鳞剑之上,剑身之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这光芒中蕴含着天地之力,仿佛要将一切阻挡在前的障碍都摧毁殆尽。
李牧感受到这股威势时,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难以想象,这一剑之下该有何等威力。
在这股威势的压迫下,李牧感到自己仿佛被一座巨山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拼尽全力凝聚全身真气与大宗师之意,试图抵挡公孙策这一剑。
然而,当他看到公孙策挥出的那一剑时,他的心中不禁生出一股绝望之情。
公孙策挥出的这一剑,不再是简单的剑气攻击。
而是烈火与狂风凝聚成为一条五爪神龙一般的剑气。
这条神龙仿佛活了一般,在空中翻腾咆哮,带着毁天灭地的威势向李牧扫去。
李牧只觉一股炽热的风浪扑面而来,紧接着便是那如同五爪神龙一般的剑气轰击在自己身上。
在这股强大的力量面前,李牧的防御瞬间崩溃。
他感到一股巨力传来,整个人被神龙命中后身形倒飞而出。
他在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弧线,最终重重地摔落在地面上。
落地的一刻,李牧感到五脏六腑都仿佛移位了一般。
他张口欲呼,却感到喉头一甜,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他挣扎着想要站起来,但身体却像散了架一般无法动弹。
随后,他感觉到舒缓一些,却只能以镇岳剑支撑起身子,勉强保持着一个不倒的姿势。
此时,公孙策已经收剑而立。李牧被劈飞之后,公孙策及时改变君子风前行的方向,方才保住李牧的性命。
不过,李牧虽然没有受到危及生命的重创,赵王宫却不能幸免。
因此,公孙策并没有第一时间看向李牧,观察李牧的伤情,而是抬头看着脚下被君子风劈出的一道裂痕。
赵王宫的地基很深,足足有十几米的深度,此时公孙策却透过裂痕看到了下方的夯土层,公孙策一时之间也无法判断这一剑击穿了多厚的地层。
少说也有几米深。
李牧站立起来之后,第一时间看到了脚边的裂痕,他看到了他与公孙策之间如同天渊一般的差距。
李牧看着公孙策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仇恨已经消退,唯有残留敬佩之情。
公孙策二十几岁已经是武将之首,小圣贤庄二当家,小圣贤庄祭酒,儒家大儒。
根据李牧的消息来看,很快公孙策还会封君,有封地与食邑。
周朝的爵位体系分的是公侯伯子,而且很有偏向性。
姬发的亲戚,包括姜子牙,封地和封号都不错。
至于其他出了力气的诸侯,姬发稍显吝啬。
比如楚国王室先祖鬻熊,商超末年他审时度势,参加了伐纣战争,却没有得到封地和爵位。
直到直到周成王时期,鬻熊的孙子熊绎才被册封了个最低等的子爵,楚国由此建立。
所以后来楚国几乎不怎么中原诸侯玩,专心向南开辟新赛道。
直到熊渠成为楚国领袖,他公然自称楚王,于是后期陆陆续续有诸侯称王。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时,遇到了爵位体系的问题,如果按照周朝的爵位体系论,秦国的秦襄公爵位是公。
所以如果秦国按照周朝实行爵位制度,军功体系根本无法建立。
因此有了秦国现在的爵位体系,彻侯最高,但是在彻侯之上还有一个爵位,那就是君。
不过,这也是过去式现在君和侯的地位谁高,全看封地和食邑。
以公孙策此时身上的头衔论,除非极端仇视秦国,否则谁也无法无视公孙策这一身荣誉称号。
特别是李牧,他对于公孙策的敬仰带着很重的羡慕。
君臣和谐对于李牧来说,是一个难题时至今日,李牧仍然不理解赵王迁对于他的不满来自于何处。
“我……我输了……”
李牧的声音有些嘶哑,却非常诚恳,他输的不冤。
随后,李牧对着公孙策抱拳行了一礼,“牧见过太尉,愿为太尉马首是瞻,纵然身死,亦绝无二话。”
公孙策点了点头,抬手控制清风托起李牧的双臂。
“不必多礼,先行休养,待身体康复,我要你即刻奔赴雁门关。”
“诺!”
李牧的思维此刻开始迪化,他开始认为公孙策之所以下重手是为了让他避免尴尬。
赵国将领,就没有跟他不熟的,一旦现在启用他难免会对上那些熟悉的将领。
公孙策将他打成重伤,是为让他避开这一场熟人之战,李牧对于公孙策的忠诚度这一刻暴涨。
但其实,公孙策只是表现形式下了重手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