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感觉智商被韩非碾压了
宋青书没有再劝也没有再逼迫韩非了,既然他要试试,那就让他试试好了。
“九公子可以好好考虑一下,时间不会太久了,长则半年,短则旬月,说不定这韩国就没了。
也不知道你那大司寇折腾个什么劲,还不如以无涯之哲思,震铄这华夏千古文明,滋养这九州山河。
聪明人,不该局限于宗室之争,须知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
宋青书的话语悠悠,但不亚于重雷击鼓,什么叫长则半年韩国就没了,这是大秦准备东出了吗?
卫庄闻听此言,则是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写本书,千古文明,当有鬼谷一门。
嗯,就写一本《鬼谷子》好了,也算是对门派有所交代,到时候再加入武当,也就没有那么亏欠了。
不过韩非就是韩非,虽然心神震荡,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七国民众受乱世之疾久矣,诸子百家各施救世之道,以法治天下,是韩非的夙愿。
天地之法,执行不殆!
不管是何人坐拥天下,韩非的法便是,王在法下!
国师为什么认为,秦王会是那个救世之人呢?!”
这一刻,宋青书突然觉得韩非身上有光,不愧是能成为韩非子的人族大贤啊。
原本,他要的天下或许根本就不是韩国,他要做的是拯救那天下九十九的人!
这是一个,和嬴政十分相似的人,难怪在天行九歌中,哪怕死去多年,依旧影响着卫庄的一生。
王在法下!
其实就是人治还是法治,一个社会矛盾的根本问题,公平!
没想到,韩非的野心居然如此之大,这可是数千年的文明史,都没有真正解决的一个法治问题。
毕竟,人都有心,那颗心长在左边,而不是正中间。
这一刻,卫庄也目光灼灼的看着韩非,在场的人都是聪明人,哪怕惊鲵也是如此。
不愧是写出了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韩非子啊。
至少在立法的初衷之上,与商鞅比,公正了许多!
突然,他们看向了宋青书,想要看他怎么说。
如果开始他们还觉得韩非只不过是个聪明的法家弟子,那么现在他们不得不佩服宋青书选人的目光了。
这是一个有心用自己的智慧救世的千古人杰,韩国或许是他的一个试验田,成功与否他其实并没有那么执着。
哪怕他最后失败了,只要他的思想存在一天,就一定会在法家占据一席之地!
就连红莲公主,此刻看向自家哥哥的眸光,都充满了崇拜。
“或许大家已经听闻了秦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变法,大体可称为三省九卿制。
实际上,这个制度应该称为三院三省九卿六部制!
三院者,文武分权,御史监察!
九卿者,上院为王事也!
六部者,下院为民者也!
儒之教化归于礼,铨选贤能归于吏,墨之将作归于工,法之提狱归于刑,名之人田川河赋税归于户,镇平伐乱归于兵。
政哥儿说,他要以七国为锋,山海为锷,制以五行,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举世无双,天下归服,为人皇之剑!
所以,你们觉得这煌煌大势,谁可阻挡其锋芒?!”
哪怕嬴政不在跟前,众人听得一人心驰神摇,一个绝世帝皇,鲸吞宇内的雄心壮志,扑面而来。
还有那秦国的新法,其实是一种体制架构,这样的架构,恐怕还真的能够平息诸子百家的争端,各安其位。
至少,对于真正有心救世的人是那样的。
先前为什么诸子百家对秦国如此抵触,除了秦法严峻之外,不就是因为除了法家和秦墨,其余各家学说,在秦国根本出不了头嘛。
但这宏伟构架,真的是那位秦王想出来的吗?
众人想到了宋青书的种种神奇,想到了武当的深厚底蕴,想到了他的种种奇思妙想。
顿时,整个包厢似乎沉寂了下来,大家都在消化吸收,这好似听道一般的谈话,哪怕卫庄,此刻再面对宋青书,似乎也收起了桀骜之心。
韩非端起眼前的杯中酒,缓缓喝下,他觉得今天自己来的很对,缓缓说道。
“有的人没有见过汪洋,以为江河最为壮美。
但有些人通过一片落叶,却能看到整个秋天。
夏冬的枯荣,沧海桑田的变化,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
凡人如果用一天的视野,去窥探百万年的天地,是否就如同井底之蛙。
烽火诸侯兮,不周将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