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弥天大祸(1/2)
求票,求收,请各位大大多多支持,诚诚感激不尽。
————————————————————————————
韩嫣第一反应就是抢步上前,再拜道:“臣在宫外办案,时常惦念皇太后旧rì教诲,今见皇太后福体安康、尤胜往昔,实乃江山之幸、万名之幸、大汉之幸。”他想自己是刘彻身边第一近臣,之前定然见过窦太后,这一句马屁顺口就出。
窦太后慈眉善目的,闻言呵呵而笑,脸上堆砌如壑的皱纹显得更深了,“起来吧,老身面前免了这些俗套,案子审得如何了。”
韩嫣恭声道:“托太后、皇上鸿福,案件的审讯已进入到最关键的时刻,只是……”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目光望向四周。
汉景帝立刻会意,挥挥手让宫女、太监们一并退下,只留下chūn陀一人,窦太后拍拍南宫公主肩膀,示意她也出殿去。
南宫公主挨近前去倚着窦太后,纤手挽着她右臂,摇晃着不依的嗲声道:“皇祖母,若是别的事情,南宫不敢多留,但这次的案件关系到弟弟,让我也听听嘛。”檀口轻吐,小鸟依人般说不出的娇美动人,一双水波流转妙目却停留在韩嫣身上。
窦太后露出又爱又怜的神态,忍不住探手摸摸她可爱的脸蛋,满脸欢容却佯作责怪的道:“好吧,好吧,南宫你关心彻儿,那就留下来。”
“谢谢皇祖母。”南宫公主尽显没有心机的少女情态,乖巧的退到一旁。
韩嫣不敢看她,生怕心神又被这倾国倾城的美丽公主勾去,垂首道:“此案事涉藩王,臣等不敢擅专,还请皇上、皇太后赐示。”
“藩王?”汉景帝闻言一怔,却没有预想中的极度惊讶,倒是窦太后面sè一紧,追问道,“哪家藩王。”
韩嫣刚要开口,一边的张欧抢先道:“非在朝堂,臣等不敢妄言,还请太后、皇上御览案卷。”双手捧着竹简交给了chūn陀。
韩嫣恼他胆小,yù要直言呈禀,郅都忙以眼sè止住。
张欧官居廷尉,乃九卿之一,主管全国司法,理由他率先陈词,何况这次的案件牵连太大,若不先行阅览案卷,恐怕话一出口,皇上、太后就要勃然大怒。
chūn陀将案卷交于汉景帝,汉景帝稍加览阅,震动神情一闪即逝,喝问道:“这些……这些内容可是实情。”
“是,字字句句绝无虚假,人证、物证一一俱在。”韩嫣迫不及待的说道。
“那么……”汉景帝脸sèyīn沉沉的,看得韩嫣心中一颤,越是他这样平素和蔼可亲的长者,发起怒来越让人害怕。
“案卷最后对于淮南国相吴启泰的指控……”说到后面他的手已在打晃,目中似有火焰燃烧起来。
韩嫣知趣的住了嘴,张欧早退到一旁,郅都被顶上了风口浪尖。
“司律中郎将袁建、太中大夫郭丁眀、卫尉卿唐青林三位大臣一致供认,淮南国相吴启泰正乃派出刺客、并指使他们买通长安城各级官员、为刺杀提供种种便利条件的主谋。”郅都一字一句,措辞jīng准,用语严谨,不卑不亢,大汉第一酷吏的风度口才横露无疑。
“淮南国相吴启泰?郅大人,你会不会弄错了。”窦太后突然发话,声音雍容清雅,和普通老太太没有区别,但不知为何听在韩嫣耳里却总觉得有那么点异样,偏偏又说不出异样在哪。
“老身似乎记得,此人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过大功,朝廷为此还特意褒奖,赐他做了淮南国相,要说刺杀案是此人一手策划的……呵呵,老身这六七十岁、两眼昏花、牙齿都快掉光的老太太都不信,如何让大汉臣民心服。”
郅都欠了欠身,肃立应道:“臣怕皇上、太后有所置疑,特意带来了在狱案犯签字画押的口供。”
“啪!”阅毕案卷,汉景帝勃然大怒,猛地怕案而起,一改慈祥之sè,破口骂道:“好胆!朕待他不薄,他竟敢……”
“皇上——”窦太后冷不丁的喊了一声,汉景帝身子一僵,轻轻抖了两下,乖乖坐回了塌上。
“事情还没有查清,请皇上不要激动。”窦太后的话很轻很缓,却有种无行的压迫力,汉景帝身为一国之君竟也不敢违背。
郅都沉声道:“若要查清真相,必须将吴启泰及相府一干人等拿来京中审问,臣等今rì入宫,正为向皇上请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