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打草惊蛇(1/2)
这回连夫差也不禁变sè,伍子胥是位老臣,做事稳重,能让他说出这样的话,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见伍子胥眼角扫向门口,夫差会意,挥手让所有侍从退了出去,并让独标守在门口,任何人不准靠近正厅。
一切安排妥当,这才与伍子胥在大厅落座。
伍子胥一脸凝重的道出了事情原委。
原来伍子胥遵照夫差的建议挑选了一批jīng兵强将,分散化装成各个行业的人,走街串巷打探消息,因为前rì晚上公子禾位的临阳侯府曾经宴客,所以那rì宴会上所有的人都被列成了重点跟踪对象。
昨rì,太常大夫徐策到天明寺小祭,本来这是徐大夫职责,并无不妥。可是他临走之前,去了一趟临阳侯府,这也没什么,但别人到临阳侯府都是在门外下车,而徐大夫的马车却径直驶进了府门,随后大门紧闭。
监视的探子感到奇怪,但也没有太在意,毕竟太常大夫到侯府也许确有急事。
可是今天早上,太常大夫徐策又到侯府转了一圈,然后去了天明寺,并且进到祭祀的主殿后,除了他亲自带去的辅祭外,把其他的仆从全部赶了出去,说是这些奴隶在殿中不洁,会触怒神灵。
负责这组监视的伍长觉得里面一定有文章,于是亲自扮成天明寺的杂役混了进去,临去前交代外面守候的人,如果午时还没出来,就是出事了,当迅速禀报相国。
到了午时,还不见伍长出来,外面的探子飞报伍子胥。待伍子胥再派人赶到天明寺外时,剩下的三个探子也不见了踪影。一伍人,除了来报信的那个,剩下的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伍子胥一口气说完了,端起案几上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目不转睛地看着夫差,急切地想听听大王的看法。
若是以前,子胥一定还会连带把解决的方案合盘托出,再请大王定夺。但现在,伍子胥越来越希望先听到大王的见解。因为现在的大王总能对一些事情做出更深刻的判断,令自己耳目一新。比如用间,原来间谍也可以那样用的!现在对公子禾位的侦查,也是大王首先提出的。伍子胥觉得自己越来越依赖大王了。
夫差沉吟了一下,问道:“其他那几位有什么动静?”
子胥想了一下,回道:“到我走的时候,司空(姬推)到城南忙建城和迁移人口去了,两天来不曾到临阳侯府;司寇(姜宽)这两天始终呆在自己的衙署办公,也不曾去临阳侯府;城尉景波昨天在自己的衙署办公,今rì到城南外弹压闹事的百姓,也没有到过临阳侯府。”
“百姓闹事?怎么回事?”夫差隐隐感觉一丝不妥,马上追问道。
“姑苏城南门外为外城新址,这两rì司空正在圈地移民,有些百姓不愿离开自己苦心经营的住处,因此和办事的人有些冲突,只是口角,并没有大乱;城尉到后便平息了!”伍子胥的情报工作看来做的不错,此时面对大王问话,从容答道。
“此事有些不妥!”夫差心中有些疑惑,又不知出自哪里,自言自语的说道。伍子胥见大王低头沉思,不敢打扰,仔细想了一下,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不明白为什么说着监视徐策的事和百姓闹事有什么关联?
“啊!孤想起来了!”夫差一拍桌子,弄得子胥一惊,立刻站起了身,以为大王发怒了!
其实夫差是想起了今天城南那老汉的话:城南富裕而城西贫穷,为什么外城不建在城西而建在城南呢?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夫差突然想起这不妥的根源过于兴奋拍了这一巴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