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四国演义 > 065 祸起冀州·公孙瓒兵出幽州

065 祸起冀州·公孙瓒兵出幽州(1/2)

目录
好书推荐: 极品皇帝 仙路尘劫 仙侠修剑传 宫氏媳妇宫氏女 史上最牛超级网盘 太子都市行 龙珠之布欧 威势滔天 回到明朝办报纸 古武重临

按照贾诩的计策怂恿了李傕、郭汜来攻打长安之后,项羽再一次踏进长安城,却不免有些愧疚——来rì凉州军踏破长安,王允是必死的,其它王公大臣恐怕也凶多吉少,便是这长安城里的数十万百姓,恐怕也要遭受灭顶之灾吧?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谁让自己,无法接受贾诩的上策呢?

历史就是这样!虽然是由无数的劳苦大众托起来的一个车轮,但是真正能够推动这个车轮的,唯有像项羽这种站在权力顶点的王者!这个道理,四百年前亚父范增早就告诉过项羽不止一次了,但是项羽却从来也没想今天这么深刻的明白过这个道理,或许,仅仅是为了将那些许愧疚抹杀吧?

这么轻叹着,项羽便要走出长安城,毕竟眼不见为净,不想就在这时,他却听到一个消息:有人,在为董卓哭丧!

为董卓哭丧?谁啊?这人不是疯了就是傻了!

且不说董卓丧尽天良、罪有应得,单单是在现在这种王允霸权、满朝上下一致口诛笔伐董卓的情况,同情董卓等于死!心里这么暗骂着那个给董卓哭丧的家伙纯粹是老寿星上吊——找死,可是下一刻,项羽就又听说:给董卓哭丧的,竟然就是当朝高阳侯——蔡邕!这一下项羽真的傻眼了:蔡邕?自己那个名义上的老丈人蔡老先生?他不是小皇帝的大忠臣吗?怎么……

其实,蔡邕并不是在给董卓哭丧,经过街头时见到百姓对董卓的尸首百般**、千翻践踏,再一回想起董卓对别人或许残暴不堪,对自己却也算有着知遇之恩,蔡邕这读书人本来就有些穷酸加木讷,易于伤感,一个把持不住,便留下眼泪。好家伙,这一哭还得了?当下就有人将这消息传递给了王允,王允自然是大怒,呵斥着便要将蔡邕下狱处死!

眼看着蔡邕的遭遇,项羽也唯有暗暗摇头,可是再一想到蔡文姬的明眸,项羽就踌躇起来,最后无奈之下,他通过貂蝉的关系疏通了王允的渠道,总算是只将蔡邕黥首——也就是在脸上刻了一行侮辱xìng的小字算是小惩大戒,也就放过了蔡邕。蔡邕大难不死下一边暗自后悔自己的莽撞举动,一边却也颇有些不忿于王允的独断专行,便起了举家搬迁的念头。

不想当晚,项羽不期而至。

“高阳侯,你还真敢哭啊?”

“唉……项将军就别挖苦老夫了!有什么话,还请直言,老夫还急着收拾家当呢!”

“怎么?老先生要走?”

“哼!那王允不让人哭,还不让人走啊?”

“嗯!现在走,到是还来得及!只是天下之大,先生打算往哪里走呢?”说着还不等蔡邕接口,项羽就了然于胸得反问:“洛阳吗?先生莫不是忘了:洛阳大火,三rì不绝!”

“这……”

此前,蔡邕还真打算回到洛阳,毕竟对于这个书呆子而言,除了长安就是洛阳,其它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他也不敢冒然去投奔。只是被项羽这么一提醒,蔡邕才猛然意识到如今的洛阳已经不是当rì的洛阳,一片废墟下,安有容身处?

而这一切,岂非全拜董卓所赐?

“不如,去辽东吧!”

“辽东?”

“辽东地处边陲,相应的,受到战乱的痕迹相对微小;辽东人民风淳朴,思想简单,不喜欢勾心斗角,正适合先生颐养天年、潜心著书;辽东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隔山望海,扼守住幽州便天下太平,风险最小!”说着眼见蔡邕的脸sè从一开始的满脸鄙夷逐渐得缓和下来,项羽继续说道:“更主要的是:先生如果是被不久之后的辽东霸主亲自请到辽东的话,谁,敢不利于先生吗?”

“不久之后的辽东霸主?辽东太守公孙度?难道是幽州牧公孙瓒?”

“是我!”

“你?”

“怎么?不像吗?”项羽颇有些无奈,毕竟这么空口说自己是辽东霸主——而且是不久之后的辽东霸主,谁信啊?偏偏蔡邕脸sè一变之后便想起了当rì的真龙对局,能够见到真龙对局的,就是真命天子,换言之:项羽不但是辽东霸主,更是天下霸主,至少蔡邕相信,确实有这个可能!一想到这里,蔡邕哑然悲叹:“罢了!罢了!四百年江山,一朝丧!”

“怎么?先生答应了?”

“嗯!只是老朽家大业大,在长安城也有些至交好友需要别会,还需要一些时rì才能动身,未知……”

“无妨!但不知先生的那些至交好友……”

“卢植、朱儁、皇甫嵩!”

“哦?原来是那三位大人,还真是凑巧啊!”

这么说着,项羽硬是要跟着蔡邕一起去拜见那三人,见到卢植自然是一番长谈,其间项羽也提及让卢植迁居辽东的意愿,只可惜当时卢植已经病入膏肓、奄奄一息,长途跋涉之下,恐怕还没到辽东呢就已经死翘翘了。卢植也知道自己命不久已,便想为大汉王朝尽最后的本分,当下,项羽也就没有再劝。却是朱儁,因为不满于董卓专权而归隐在家,听说蔡邕打算避祸辽东,又听项羽极力邀请自己一同去辽东,朱儁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最后蔡邕私下将真龙对局的事情告诉朱儁,后者这才下定决心,打算和蔡邕一起避入辽东。

皇甫嵩那边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只是因为项羽和皇甫嵩交情不厚,便由蔡邕和朱儁全权代为游说。皇甫嵩也算有些见识的一代名将,董卓伏诛虽然令他高兴,但是其后蔡邕那件事情却让皇甫嵩明白到:王允忠则忠矣,却未免太过独断专行、刚愎自用,大汉王朝在这种人手上,不免消亡的下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