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玄源(1/2)
玄源观坐落于清元山南麓,已有千余年历史,在天下道门之中地位超然。自创教真人玄元起,历代修道者中均有超凡入圣的天才出现,但他们历来都将主要jīng力用于修仙炼丹之上,绝少参与世间杂务。当下,本代掌教为至宁真人,观**有修道弟子近百人,俗家弟子三百余人,道恒、惟静均是至宁座下弟子和传人中的翘楚。
玄源观每隔六十年招收一批修道弟子,各代弟子传人依“玄理无言至道惟心”八字列序。经玄源观七名长老认可出师的弟子方能出观壮游历练,在入世修行的同时,到各国广征jīng选资质卓异的弟子。挑选弟子时极其严格,宁缺毋滥,许多修士甚至终身没有传人。因此,玄源观在各国虽有虔信居士无数,但观中修道人数却是不多。不过正是因为弟子个个出sè,那些弟子数万的各大门派从来也不敢小觑只有四百余人的玄源观。
一月之前,至宁真人在玄源观太初殿中静修之时,忽觉心旌摇动。他终止修炼,发现殿中悬挂的镇山之宝——鸿蒙玄天图,突然放shè出奇异光芒,片刻之后又回复原状。见此异象,至宁晓得三界之中将有惊天动地的巨变,于是拼着耗损三年真元,动用鸿蒙玄天图测出,引动天机之人正在东方数千里之外的某处。于是,至宁派出道恒、惟静二人,远赴东方察询异变,寻找应合天机之人。道恒、惟静分别是“道”、“惟”两代传人中最杰出的修士。其中,道恒法术jīng妙,度量宽宏,德才兼备,隐隐为下代弟子中的领袖人物。惟静则以剑法悟xìng奇高闻名全观,入观仅仅十五年,便将玄源观最为深奥难通的天玄剑法练至第七重,剑法jīng进之快是青年弟子中的第一人,即使在历代传人中也位列前茅。虽有这二人出马,但至宁心中依然有一层浓重的担忧——面临天变,即使是修道之人也不过是蝼蚁一般,毫无抗力。
这一rì,至宁在通玄殿为众弟子讲道。解说方毕,殿外守门弟子进前禀告,“启禀掌教真人,道恒、惟静携一男童归来,正在观门外静候。”至宁吩咐道:“让道恒、惟静带男童去太初殿等候,另请至灵、至盈、至生、至贞四位真人到太初殿议事。”
--------------------------------------------------
太初殿虽然被称作“殿”,其实只是一座稍大些的木屋。与玄源观其它那些高大宏伟的殿宇楼台相比,显得极是朴素,甚至有些寒酸。但是,太初殿是玄源观始建之初的首间屋宇,故名“太初”,历代掌教真人都把这里作为静修之所,有重要事宜之时,也常在这里进行合议。
除了墙壁正中悬挂着的鸿蒙玄天图之外,太初殿内再无其他装饰,只在地上按七星之位摆着数只蒲团。此刻,殿内只坐了五名修道者,还空着两只蒲团无人落座。这两个空位属于言希、至清两位真人。言希是至宁的师叔,乃“言”字辈真人中硕果仅存的一位长老,他独居藏经阁中,潜心研究经卷法咒,已经数十年未曾出藏经阁。至清是至宁的师兄,当初他醉心于炼丹之道,为了能够全心炼丹,决然放弃了掌教之位。这二人向来不喜参与观中事务,终年闭关苦修。至宁也未遣人相邀,免得扰其清修。
至灵、至盈、至宁、至生、至贞五位真人分别坐于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之位。若出现关乎宗门存续的重大危机,言希、至清将分坐天枢、摇光之位,七名真人联手开启鸿蒙玄天图,发动鸿蒙玄天法阵击退来犯之敌。千年以降,这鸿蒙玄天法阵只启动过三次,每次都将当时凶名最著的妖仙击至灰飞烟灭,堪称是清元山玄源观的终极杀器。
至宁向其余四名真人介绍了上月鸿蒙玄天图发生的异变,然后传音让道恒、惟静携小钱钱进入太初殿。道恒、惟静在殿门深深一揖,走进大殿。小钱钱在入观之前已简单收拾过,他跟在道恒身边,学着道恒的举止,有模似样地作揖而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