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长社县城(1/2)
51
或许名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运气好,一个运气平平。
若是光比试武力,徐福也比普通士卒强不了多少,顶多能够同时应付四五个jīng壮士卒,多了就应付不了,甚至被反杀,可是因为他能够行侠义之事诛杀恶霸,被抓之后又逃了出来,被典韦抓住,因为有相似的经历获得典韦好感,虽然还记得刚开始辱骂之言,但是现在典韦已经不在乎了,他所看好的是徐福的侠义之风,若是这人不行自己再有好感也不会接受他。
世上那么多人,有多少真正的侠义英雄,有多少欺世盗名之辈,又有多少雄才伟略的能人志士?若是没有徐福开始的侠义诛杀恶霸,没有后面的事情发生,那么徐福依旧是徐福,或许还是一个侠义之士,却也不会跟典韦他们有缘分聚到一起。
英雄多屠狗辈乎?
虽然让徐福跟随自己等人一起,算是一个阵营的,但是因为并不是很了解,高顺也不敢轻易将手里的士卒交给他带领,毕竟为将者要考虑很多问题。现在徐福只是以高级幕僚的形式存在于从隶士卒中间,不把他当囚犯,不把他当士卒,也不把他当将领。
虽然不能饮酒,但是依旧不能阻止典韦在大冬天里的豪情,从徐福愿意跟随以后,他们两个人就算有了共同话题,经常在一块窃窃私语,当然典韦的声音再小别人也能听得到。
大军行到长社县城,却见城门紧闭,如同一幅面对生死大敌一般,高顺看得十分疑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不是有官兵衙役回来报告吗?怎么会这样?自己等人又不是匪寇。
这时却听徐福道:“对了,某走脱时听到乡邻传言,好像从东面来了一股黄巾军,怕是现在城门紧闭就是为了迎战那些人,前几年在这里就发生过一场大战,死了好多人,现在谁家都经不起折腾,所以基本上都是能避则避,谁也不想打仗。”
知道一些情况之后,高顺看了看典韦道:“既然如此,咱们就先扎营,你领着徐福先安排事宜,待我命人前去城门那打探一下再做计较。”
“喏!谨遵将领。”两人现在好得不行,基本上都算是一起行走。
···
得到士卒回报,高顺令典韦和徐福在营寨驻守,自己领一队人马前去城里与县令商谈事宜,并非是那县令胆小畏惧,而是一县之地都要有人打理,自己要是出城去了恐怕城里面的人心就散了,到时候乱局形成,恐怕是多有名望之士才能镇得住。
看着城里的设施,高顺不由的叹口气,毕竟不是什么大城,多有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地方恐怕贼军一次攻打过来就会打垮,让人颇为担心。
说是商谈,但是好像并没有商谈的必要,现在城里面的士卒根本不多,能够在城墙上站够一圈就不错了,而且大都还是刚从地里走出来临时拿着长矛的农夫。
不过这次来得到了很多消息,稍微客套一番,知道这是从dì dū出来前去剿灭匪寇的军队。那县令就直接把这里的状况说了:“高将军莫要看这里地方不大,人也不少,可是真能够上阵打仗的没有几个,多是农夫,所以抵御匪寇的事情还需要将军多多帮助,只是现在城里粮仓并没有太多粮食,现在知道黄巾匪寇来了,周围大多农户全部躲到城里来了,虽然现在穿的都还可以,不会因为天气问题冻着,但是粮食委实不多,这些灾民都需要官府救助,所以能够给将军的粮草供应只有三十石。”
见这县令眼巴巴的望着自己,高顺也说不出什么话来,毕竟自己也不是什么匪寇,这城里确实要赈济灾民,不可能自己真把粮食运走让这些百姓饿着肚子,到时候说不得城中的百姓就先反抗了。
“粮草什么的先不忙,本将率领的部队粮草供应没什么问题,城里的粮草就先用来救济灾民吧,至于城外的你们说的黄巾匪寇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确切消息?”高顺看着一干官员,自己什么也不要这些人怎么这么看着自己?
那县令直接行了一礼,声音颤抖着说道:“城中的粮草确实不多,大人既然不取走,那么度过这个年头是没什么问题了,本官代长社百姓谢谢将军。至于黄巾匪寇的事情,请县尉大人来说吧,本官知道的并没有县尉大人说得清楚。”
转身引出一人,那县尉道:“将军,据本县辖下百姓以及周边的乡镇报告,那些黄巾匪寇好像是葛陂黄巾匪寇,先前鲍鸿将军率领大军前去葛陂,但是有很多匪寇却是四处劫掠,有的甚至转战千里,所以这些应该算是漏网之鱼。”
“那数量有多少?现在是朝哪个方向肆虐?”高顺并没有发现有黄巾匪寇的踪迹,想想也是,自己是从北面来的,要是那里黄巾匪寇肆虐的话自己就不用来了,在那里就杀的手软了。
“大约···大约···恩···大约有几万人吧!”那县尉身如抖糠,心惊胆战的看着高顺。
“这就是你说的漏网之鱼?鲍鸿率领大军一路奔向葛陂,剿灭黄巾匪寇,竟然让这么多人闯了过来?”高顺面带威煞,凌厉的目光扫视着一干官员,那些官员个个如同没了骨头瘫坐在席位上。
想想,鲍鸿率领几万大军竟然让这么多匪寇经过,而没有发生战斗?难道这些人都会飞或者能够让别人看不见不成?
不过这会说什么都晚了,这跟既成事实差不多,还是赶紧想办法解决吧,毕竟那些匪寇就像头上的刀子,再不赶紧想办法,到时候就只能硬碰硬以千人去剿灭几万人?
“那还有没有别的消息?全部说出来,现在就要想个办法,要不然都别想活着,匪寇来了,什么东西都被夺走,到时候就算活着也会被饿死。”高顺严肃的看着这些官员,没有一点聊天的心思,现在屋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回将军话,除了那些匪寇没有别的坏消息了,别的地方都很平静,没有匪寇的踪迹。”那县尉勉强支撑着身体向高顺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