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劝回(1/2)
96
两个人似乎都没了说话的心情,陆严倚着马车车厢就这么看着外面开始变得有些yīn沉的天空。荀彧则是正襟危坐,不过不停敲动着的手指显出他的心情并不平静。
好似映衬两人的心情,天上开始下起淅沥沥的小雨,本来还有些寒冷干燥的空气,顿时变得湿润,却又有着另外一种凉意。
荀彧扭头看了看外面的小雨,并不算很大,只是周围显得稍微有些雾蒙蒙的,好似还没有亮起来的早晨。带着略有些疲惫的语气对陆严道:“要不要先停下,毕竟咱们好像并没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情非要急着赶路。”
陆严微怔,睁着双眼像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不过荀彧说完就低下头继续沉思,并没有见到,他说道:“停下做什么?董卓那厮巴不得咱们早些走的看不见。”感觉到自己语气有些比较冲,陆严顿了下又道:“这里天黑还有段时间,再走会,毕竟早些回去比在这路上耗费时间好得多。”
讶异地抬起头,荀彧还没想到陆严怎么这时候这么着急,与平常缓慢的xìng子很不符合。无奈的笑着,随意问了句:“你说这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陆严不明白他这是问什么,只当是打发时间,遂回道:“就是为了活着啊,为了好好活着。”
“那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个目的吧?不论是什么目的,总是会有的。要不然就算到老也是空活百年?”荀彧皱起眉头看着陆严,好像对他的回答十分不满意。
陆严无奈的笑着,对于认真的荀文若他还真的不能用懒散的样子去面对:“当然有,你当我为什么出来随军征讨王国。我只是因为在京都里面闲的实在太狠,而且身边也没什么人可以说说话,那些朝臣也都跟我没什么交集,没有什么往来。这也算得上是目的,不过这并没有什么意义。空活百年还算说的得比较好。那些百姓哪个不是麻木的活着,有想法的要么是成了贼寇,要么是成了官员。”
这话说的有些过了,不过因为他说的声音低,两人又是窃窃私语,外面的护卫根本听不见,所以荀彧并没有责怪,只是瞪了他一眼。感叹道:“唉!人啊。”
陆严神sè一愣,他还以为荀彧要长说短说呢,没想到只是一句感叹就没了下文。轻哂道:“文若先生觉得咱们应该怎么活?为国效力甚至放弃一切?”
见他这么相问,荀彧只得当起夫子,淳淳教诲:“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人臣当以为君死命效力。为人子当听父亲教导,为妻当应尊夫为首,不得违逆。如今董卓竟然违令不尊,真该当罚。”
当然才智谋略极为高深的荀彧会说出这种话还是为了引导陆严,怕陆严不明白,又接着道:“某并不是为皇甫将军说好话,但皇甫将军是众所皆知的名将,指挥士卒征战更是无往不利。治军严谨又怎会因为多出两万士卒而无法统御。朝廷已经下令让董卓将手下士卒并与皇甫嵩,然董卓婉拒推迟岂不是另有心思。表面上董卓手下士卒贪恋将领赏赐,怕他走了得不到更好地待遇,而自行堵路挽留董卓。然而若是董卓下令让士卒尊朝廷令又怎么会无法通行,东归dì dū?”
陆严听了不置可否,对于三纲他自己虽然还不说但是另有自己的看法,伦理纲常本为人人遵守,但若是有人不尊岂不是要影响身边旁人。而且这位置越高影响就越大。
听了荀彧说董卓的事情,陆严就笑着回道:“恐怕人人都能看得出来,但是谁没私心?董卓任官为大汉效力恐有二十年,且征战时候尤多,手里军权若是说放下就放下恐怕很难,再说朝廷征他为少府,所管诸事多为钱粮,与商贾交流。他这xìng子粗鄙怎么可能做得好。此举我能看得出来,他又怎么看不出来?只是因为朝廷不放心啊!”
说着有些唏嘘,心想自己要是真的贪恋军权,想着以后往军事之上发展,恐怕就要对朝堂诸多事情束手无策,若是对自己好的事情还好,若是有什么磕磕碰碰,皇上看自己不顺眼了征召自己回去闲置,自己是学董卓抗令还是直接起兵?想想就出了一身冷汗。
荀彧听他说完,皱着眉头却又带着笑意:“卑职还以为您看不明白,没想到您看的如此透彻,不过既然这样。那他还不遵照朝廷命令,想着坐镇军中,岂不是心思更多?唉!而且咱们也是跟着倒了霉,被他借着做个见证,以后朝廷责问起来,咱们可能会有失职之过。”说着指了指陆严从不离身的节杖。新任监军另有信物,是以陆严把它当成自己私人物品给带走了。
陆严知道他的意思,嘿嘿笑着道:“怎么可能,某已经卸下监军的职责,现在只是司隶校尉手下的都官从事,最多是有个建威将军的官衔,可是实际上还没有皇子身边亲近侍卫这个名义来的大些。”
想想倒也是,这诸多官职还不是因为皇子协一句“我想让他做我的侍卫”引出来的,陆严当初可是一步登天的幸运儿。
荀彧也不多说什么,看看外面的天sè还早,只是连绵不断的小雨让这人在时候感到深深地清冷。又冲着陆严道:“天sè还早,咱们是加紧行军还是停下来驻扎?”
陆严笑着回道:“文若先生可是比我还大些,对这时节还不明白?若是不赶紧走估计就要被连绵不断的chūn雨给拦在这里,若是回去的晚了,皇上责怪下来,咱们不是更不好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