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华夏大同 > 第八章 筹银方略

第八章 筹银方略(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娱乐王朝 六道轮回魂卷 究极领域 重生之吴应熊传奇 笑傲星海 血洗长空 扶得起的阿斗 大唐腹黑录 盗走海洋的人 元始无极转身录

大朝之上兆华以嘉奖曾国藩来促进jīng神文明建设,以查禁鸦片和整顿河工为突破口促进财富的合理使用。但是清王朝的经济到1851年时已经严重衰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800年时下降了四分之一,不仅大幅落后于工业革命后的西方,同时也被rì本抛在了后面。(乾隆末年也就是1792年前后的清王朝,虽然依靠传统的jīng耕细作使人均国民收入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和英国差不多,高于法国——但王朝统治后期固有的贫富不均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加上国内外贸易二元化和滞后的货币政策,即便没有鸦片输入,中国的经济也将陷入长周期的停滞状态)。

所以兆华深知,如果不用强力手段干预经济,那么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很难进入周期xìng的好转,还会继续衰退下去。而衰退的根本原因首先是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消耗增加使得剩余财富化为乌有,从而使经济发展停滞;其次是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通货紧缩从而使农民收入和国内贸易受到严重影响。

其中第一个问题也就是人口问题从近代以来已经困扰了中国200多年(欧洲国家通过殖民地开拓,降低了人口密度,人力的稀缺又反过来促进了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第二个问题也就是鸦片问题,这也不是短时间能根除的。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19世纪中期的大清朝这本经更是不好念,而兆华不仅要念经,更要念出点花来,其难度可想而知了。

深夜,兆华拿出了那块血红sè的万年古玉。虽然古玉的颜sè较几天前看不出什么变化,但兆华心中却无时无刻不充满了恐惧。那块万年古玉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兆华的头上。

万一古玉流血,自己这条小命不就交代在这儿了吗,最重要的是辜负了祖先的重托,失去了穿越的意义?

想到这里,兆华觉得必须要先仔细筹划出一套方案,首先保证一年内让老百姓的rì子有所好转,这样就不用整rì担心古玉的问题了。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这每一样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钱”字。做一国之君和一家之主一个道理,没有钱什么事都办不成。

在兆华看来,想要改善民生就要先启动一轮小小的改革。而当下最棘手的问题也就是要筹出一笔钱作为启动改革的经费。此外,还要在短期内剿灭粤匪以巩固皇权。如果真让太平军打到南京,让江南的老百姓陷入痛苦的深渊,估计自己也已经被上天遗弃了。

兆华比当时的人们多了100多年的见识,更重要的是他的任务是推翻清朝而不是想方设法保住大清,所以回旋的余地也就大了很多。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靠着先知先觉的优势,兆华可以用旁观者的眼光来进行改革,自然而然能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把握问题的利弊取舍。

但启动改革的资金该怎么筹措呢?用常规的办法或者依靠节省肯定是不行的,清朝自乾隆年间一直到19世纪中期,每年的财政收入均在四千四百万两上下。这其中田赋占了大头约两千七百万左右,盐税有五百多万两,五个通商口岸外加恰克图的关税收入约四百多万两,剩下的是一些杂项和非经常xìng收入,比如卖官、卖花翎、强迫商人认捐等。

如果不开辟新的税源,四千多万两已经是国家财政收入极限,但新开税源无疑是兆华打死都不敢用的办法。

增收行不通,节支总可以吧。节支确实有潜力,但潜力亦十分有限。四千万的收入其中两千万要支付八旗和绿营军饷,称为“饷乾”;六百万要给公务员们发工资和养廉银,称为“公廉”。剩下的一千万要支付陵寝、祭祀、仪宪、俸食、科场、驿站、廪膳、赏恤、修缮、河工、采办、办漕、织造等杂七杂八各种名目的花费。其中大头有驿站二百多万两,办漕三百多万两,河工平常年份约四百万两,如遇大灾或有大工程则要花费七八百乃至上千万两。以上饷乾、公廉、河工、驿站、办漕五项属于大项支出,占了常年财政支出的绝大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