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粤西战事(下)(1/2)
咸丰元年七月初五rì,早朝。
外面天气yīn沉沉的,虽是清早但还是闷热得很,兆华深深得靠在龙椅的靠背上,旁边有小太监给打着扇子。大臣们也被这闷热的天气搞得没jīng打采,整个养心殿的正殿里充满了压抑的气氛。
“昨天让你们商量的事情有结果了吗?”兆华先开口问道。
“启禀皇上,臣等昨rì据实商议认为凌十八一股虽较洪秀全一股为小但亦人数不少,应选派得力重臣进剿方可灭其气焰。臣等以为广东巡抚叶名琛可担此任。皇上可下旨派叶名琛从粤东另募新勇,并筹办粮饷专司剿灭凌十八,钦差大臣塞尚阿则居中策应,总领全局。”领班军机大臣祁俊藻把昨rì军机处商议结果说了出来。
要说这凌十八可有必要好好说一说。咸丰初年的时候,粤西会匪最主要的就是洪秀全、杨秀清带领的太平天国正规军,但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地方武装,他们也都打着拜上帝教的幌子,比如刘八、林一昌、颜品瑶等,但其中实力最强的要数凌十八一股,“部众数千人,皆不畏死,隐隐有万人之势”。
凌十八(1819—1852)名才锦,广东信宜县人。他家祖祖辈辈贫苦,以耕山种蓝为业。不过凌十八从小跟着父亲读过书,脑子里装着不少孔孟之道。道光二十七年冬,他往广西平南县大同里探望父亲凌玉超和几个弟弟时,结识山人村胡以晃。经胡介绍,凌十八参加了拜上帝会。在紫荆山晋见洪秀全、冯云山。两都非常器重凌十八,共为结拜,并派凌十八回信宜宣传拜上帝教,组建拜上帝会。
凌十八回到家里,让家人照管田地、蓝山。他本人即按照洪秀全所创的拜上帝教教规、章程和具体做法,进行宣传发动;他像冯云山那样,把拜上帝教的口号,简化为“共图义举,就必有出头之rì,千万贫苦人民亦可得救”、“有饭同吃,有衣同结,有田同耕”。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出现了“从之者如市”的盛况。
到1850年chūn节后,已经聚集约有二三千之众。为了解决拜上帝会经费,凌十八破釜沉舟,出卖家产,得价银共340两,之后便购买武器装备准备举事。
从1850年7月开始,他先是率军打败信宜知县宫步霄的部队,然后向广西进发准备和洪秀全主力会师。途中击败了前来阻击的数支地方团练武装和州判李庆福的部队。但在进攻玉林时受阻,被迫返回信宜。六月初,前两广总督徐广缙派兵进剿,在怀乡墟展开交锋,凌十八身先士卒大败清军,连取胜仗。六月底,起义军分队绕到敌后,前后夹攻,使得高州镇总兵杨昌泗弃营逃跑。
至此,便是早朝正在讨论的问题了,两广总督徐广缙此时已经回籍养老,而高州镇总兵杨昌泗弃营逃跑后自然要免官治罪,那么还有谁能接替他们去阻击凌十八,防止其和天平军主力会合呢?
内阁一致认为叶名琛是接替徐广缙的不二人选,虽然凌十八已退到两广边界的罗境一代,但非常时期即便广东巡抚到广西剿匪又有什么不可呢?要说这叶名琛还真是一代能吏,此公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诗文鸣一时”。他于道光十五年中进士,后一路高升,道光二十八年终于座上了广东省一把手的交椅。治理广东期间,他知人善任、勤勉政事,曾与总督徐广缙协力拒长阻英夷入广州城,因功封一等男爵。
作为旧时代的官僚,叶名琛的所作所为已经无可指责。而且历史上正是他最终指挥军队平定了凌十八起义,显示了在统筹安排和用人方面的才干。
根据历史的演进过程,兆华也觉得派叶名琛担任总指挥进剿凌十八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他此时最想做的却是通过一个巧妙的办法让江忠源和张国梁二人迅速上位。张国梁此时在清军中担任千总,历史上正是他靠在剿灭凌十八的战斗中立下大功,后得到向荣赏识从此平步青云,一直做到提督的位置上,乃至殉节后追封正一品太子太保之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