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科学的魔法(1/2)
在古达尔大师魔法塔的冥想室中,李维躺在一个专用魔法阵中一动不动。他已经维持这样的姿势好几天了。
“97%,98%,99%,100%。法术模型建构完成!”
生物芯片纳诺僵硬的声音提醒着李维。本来可以将它的声音设置得更人xìng化一点,但李维故意为之,就是为了让自己不要忘记来自地球。
随着他渐渐的将各种古拉格家族的参股生意脱离,他花费在原有知识体系中的时间越来越少,更多的jīng力投入到这个世界的知识体系学习中来,比如说魔法。
他刚刚完成的,是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法术模型的建构。
这几年来,李维最上心的是魔法的学习。尽管桑德大师拍卖大师几个月就离开了,但是李维每个月总有那么三五天的时间,在古达尔大师的魔法塔中学习。
原本按照两位大师的估计,李维只需要最多一年的时间就可以称为一级魔法师,但是李维把这个过程,硬生生的拖成了四年。
拜穿越者体质之福,他的魔力和jīng神力并不是问题,早在第一次测试jīng神力的时候,他就已经达到初级魔法师的水准。他最迫切的任务,是解构和建构各种魔法的模型。
任何一个魔法学徒,只要jīng神力和魔力达标,建构三个以上初级法术模型,就可以称为一级魔法师。
初级法术也被称为零级法术。这种法术模型简单,威力有限,像火焰术,闪光术,扩音术等,并没有特别的杀伤力,世人们更多的称其为戏法。不过这些魔法在特殊情况下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就看魔法师如何使用。
一级魔法则是真正有杀伤力的法术,比如最常见的魔法箭和小火球,还有寒冰箭,闪电箭等。
魔法学徒不管jīng神力和魔力有多少,每rì只能激活一个初级法术模型,而一级魔法师每rì能够激活三个初级法术模型,两者的战斗力相去甚远。二级魔法师,三级魔法师则需要建构三个以上一级法术,并且每rì能够激活的法术包括一级法术和初级法术。
魔法的力量跟jīng神力高低有关,jīng神力越高,意味着魔法师对魔力元素的控制力越jīng细,同样的魔法吟唱出来以后效果也越突出。
魔法的施放,需要咒语,介质和手势的配合,需要魔法师掌握了相关的模型,并且在这一天激活该模型。
这就是李维在魔法协会的通用魔法简介中了解到的资料。
初级魔法一共有数百个,是各个等级中最多的。一般的魔法师,仅仅把解构、建构初级魔法当做是魔法道路上可有可无的一个环节,并不会在这一关上花费太多功夫。一般情况下魔法学徒们只要学会三个通用的初级魔法,就迫不及待的提高魔力和jīng神力,并尝试一级魔法的学习。
李维并没有急着建构自己的法术模型。他跟这个世界上其他魔法师的见解不同,他认为每个魔法都有它的价值。
经过李维的比对,这些初级魔法,可以说是是各系魔法的基础。
这个世界的魔法包括水、火、气、土、光、暗、生命、灵魂等八大系,并有八大系的若干个分支,比如冰系,星系等魔法。而李维在解构过第二个魔法之后就发现,初级魔法实际上是高级魔法的基础,每个初级魔法中都有一些相似的微观结构。
经过地球教育系统化学习的李维,可以说是典型的推理归纳式思维方式。他习惯于把每一项未知知识的细枝末节都了解清楚,再拼凑成对整体的完整印象。同时,他又不乏东方的演绎法思维方式,举一反三,从整体对未知事物进行演绎。
所以,当他解构成功第一个,第二个魔法模型,发现其中的异同以后,就开始尝试用地球上学到的方法去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
这个世界的其他魔法师,不管是魔法学徒还是正式的魔法师,甚至于魔法导师们,都不会对魔法进行这种方式的研究,唯有李维,这个世界的外来者,具有这样的经验和别具一格的思维方式。
李维把不同的魔法按照黑盒测试的方法进行比较,试图找出两个不同的魔法在输入条件上有什么样的差异,这些差异又会导致结果有什么样的不同。
两个模型也许还看不出什么,若干个魔法都解构出来以后,这种差异就可以形成某种规律。
比如说,初级法术中有两个光系法术,一个是微光术,一个是闪光术,这两个法术在咒语的发音和手势上,就具有某种共同xìng。而暗系法术,比如yīn影术,跟以上这两个法术就有很大的不同,更接近于另一暗系法术无光术的特征。
抓住了这点共同xìng,也许就发现了光系魔法的最主要特征,在今后更多光系魔法模型解构出来以后,就能更好的掌握这一类魔法,说不定还能推陈出新,发明新的魔法。
除了这种输入输出的差异,李维更想弄清楚的,是魔法模型的奥秘。也就是黑盒内部的结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