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上帝的禁区(1/2)
李维不是传统意义上某一个方面的专家,他真正jīng通的是计算机和计算机语言,他有无与伦比的阅读速度,只要网络能够延伸到的地方,其中的数据和资料对他来说就像脱光衣服的小妞,任他予取予求。
李维在成为极客之初,并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他只是喜欢在网络世界中zì yóu游荡的快感。慢慢的,他感觉到作为人类在信息录入处理方面的巨大限制,于是有意识的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并在某个不小心忘记断开内外网链接的世界顶级生物实验室的网络中找到了一些给他巨大帮助的内容。
所以,第一步,他用计算机语言改造了自己的视神经信息编码方式,做到了一目十行。不过三个月的时间,他就熟悉了这种编码方式,任何信息,都能以快速编码的方式转换成他自己才能理解的信息。
但第二步,提高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却让他花费了大约三年的时间。
人的大脑信息处理能力可以说很强,也可以说很弱。在复杂问题的决策面前,人的决策比计算机快速、准确得多。而对于简单数据的处理,尤其是大量数据的处理,人脑的效率就低得可怜。就像圆周率的计算,人类用了两千年的时间计算才jīng确到小数点后一百位,而人类第一部计算机ENIAC,尽管每秒运算速度只有五千次,也只用了70个小时就计算到了小数点后2037位。
所以,制约李维探索网络世界的,不再是信息输入,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每秒往大脑输入十万个字符,二十张图片,甚至更多,而他的大脑,只能处理其中不到百分之一。
意念是一个表面上玄而又玄的概念,非要用一个相近的概念去比较的话,也许脑电波比较适合。现代生物仪器能够检测到脑电波,却对不同波形所代表的含义依然含混不清,更不要说解开其中的奥秘转为实用。
李维也不需要了解其中的细节,但他在那份生物实验室的绝密文档中看到“意念”这个单词的时候,突然就有了一个主意。也许科学家们构建生物逻辑门的做法本身就是错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已经由上帝构建成完善的思维模块,贸然去改变其结构功能无疑太过冒险,作为个人来说,谁也承担不起可能的后果。但是,反过来,用高级的结构功能去模拟低级的结构功能,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构建的关键,就在于意念的力量。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有很多关于意念力的研究,尤其在前苏联,曾经有官方机构对大量异能人士和异能现象进行研究,而中国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过气功热。虽然这些研究后来大多被认为是伪科学遭到抛弃和抨击,但从李维收集到的一些各个国家的机密文件来看,全世界所有的顶级生物研究机构一直没有放弃这方面的研究,并且还获得了很大进展。
李维获得的资料中就有这样一项内容,通过意念改变身体的生理状态。
资料里提出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名患者长了脑瘤,经过多家医疗机构诊治以后宣告无效,病人一气之下回家等死。这名病人有轻微的狂想型jīng神病,他认定自己遭遇了恶魔的侵袭,恶魔以他脑子里的脑瘤为营地,想要侵害他自己的身体。于是,他不管白天黑夜都用意念假想自己的大脑中有无数的天使,在这个恶魔的营地外围进行惨烈的攻防战,不是有恶魔想要离开这个营地,入侵身体其它部位。
也许是神迹,也许是奇迹,反正现代科学无法解释,几个月后,这名患者大脑中的脑瘤奇迹般的消失了,他变得对上帝更为虔诚,逢人就说有无数的天使帮助他战胜了恶魔。
这样的例子不多,但全世界累计起来却也证明,意念有着种种神奇的作用。
李维做了个大胆的推演,并用校内数以万计的服务器和个人电脑对自己的设想进行大规模的分布式计算,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种反向的模拟是完全可能的,虽然相当于是用狙击步枪当狼牙棒,或者说用CPU去当垫脚石。最坏的结果,是李维的实验完全没有效果,而李维既不会变成傻子,大脑也不会煮熟。
当然,李维也注意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很多灵异现象,这种灵异现象并不是见鬼了,而是一种普通人无法接触到的物理现象。
如果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解释,恐怕也必须有相当长的描述。因为这涉及到我们这个宇宙的一些本质xìng的问题,或者说基本的原理。
宇宙是由无数个小时空组成,假如铺开来看,每个小时空的距离都遥远得永远都无法靠近。但是,假如以人类对空间的认识来看的话,宇宙本身就是一张大膜,这张膜是可以弯曲、折叠的。所以,这张膜的两个不同点,弯曲可能在扭曲的过程中发生接触。
宇宙中的每个小时空,我们可以称之为小世界,还有一种说法叫做位面。它们有相同的时间轴,却有不同的空间轴。每个小世界,如果是等维度的,那么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接触的过程中如果运气够好,会有物质交换,时空湮灭甚至小世界融合的情况出现。如果维度不同,则往往是高维世界侵入、同化、吞噬低维度世界。
李维把这个神奇的过程称之为位面碰撞,就像大鱼吃小鱼,高等位面吞噬低等位面,而同等级的位面相遇,要么是两败俱伤,要么是擦肩而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