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罗姆游记 下(1/2)
“……法典已经不合时宜了,死守着法典,罗姆终有一天会发生混乱。”那是个二十多岁的男子,棱角分明,气宇高昂,显得非常有生气。他摩挲着墙上的铜字,这些字由于常年被人抚摸,亮闪闪的,反shè着光芒。
“皮内,我知道你想有所作为,但法典就是法典,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我劝你还是换个方式更好。”另外一人,跟前一人一样,也是典型的罗姆人短打扮,两人面貌有几分相似,不过后者长着络腮胡子,显得更老成一些。
“皮诺,我的哥哥,你难道没有发现,罗姆已经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不要说zì yóu民了,有多少公民已经降为zì yóu民,又有多少贵族,也只是表面上的光鲜。”
李维对这个叫皮内的青年男子的话大感认同。罗姆看起来繁荣,实际上支撑着这个国家的主要阶层,都已经处在破产的边缘。
“我们的法律,用时间证明了它的有效,凭什么说你所谓的改变,就能比前人的智慧更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做哥哥的还是想劝说弟弟,通常,年纪大的人都会更谨慎一些,考虑的问题也更多。
“我亲爱的哥哥,你难道没有听见民众的呼声吗,你难道没有看到我们的士兵们,已经疲于征战吗?再这样下去,罗姆就将没有足够的兵源,谁来保卫我们伟大的罗姆?”
也许是看到有人走近,也许是不愿意把矛盾暴露在外人面前,两名罗姆男子停止了争执,很快离开。
这个皮内倒是个有心人。李维想到。有思想,也有冲劲的一个人。这种人太理想主义,只看到变革的必要xìng,往往忽视了既得利益阶层的阻力。
李维看着眼前这几块铜铸的墙。每一面墙的墙体体大约三米高,一米二宽,厚达五厘米。
雷炫耀式的介绍起法典的内容。作为贵族,这是他已经学过的内容。
阿西虽然jīng明,但他没有机会学习,而所谓的法律,也不是他rì常生活关注的范围。
第一堵墙上面的文字最少,这就是最初的《罗姆法典》,上面用罗姆文字记下了立国时的十二条法规。
这十二条法规严格来说像是部落联盟的盟约,主要内容有:
阿皮亚家族为国王家族,米列阿罗附近几个部落的首领成为元老院的元老,元老院是最高权力机构,负责立法、选举和其他重要事务的监督。
每两年选举一次执政官,一次两名,不分正负,共同执政。
不设常备军,当遭遇战争的时候,公民以上的阶层自带武器组成军队,元老院指定一名当年的执政官为最高军事负责人指挥战斗,在战场上拥有dú lì最高指挥权。如果遭遇两场战争,就由两名执政官各自负责一个战场。
公民以上阶层,缴纳血税,zì yóu民,则缴纳人头税和交易税。
所有人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罗姆人,除了奴隶,都有保卫自己和国家财产的权力和义务。
罗姆人,以公平和正义为行事准则,任何人不得居于本契约之上。
这就是《罗姆十二契约》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罗姆人最初的盟约。
李维听到这里,不由得赞叹,这十二条契约,已经搭建出了一个公民国家的主要架构。虽然还不完善,但方向对了,细节可以雕琢。
后面的墙上,文字就更多,而且,最后的几块,是用两种不同的文字雕刻的。这些就是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罗姆法典根据《十二契约》所做的补充。
有些是对十二契约的细化,比如选举法的实施和执行方案,如三大阶层的划分标准等。
另一些,则是对新情况的补充。
比如,由于战争的原因,罗姆的奴隶越来越多,而奴隶是重要的财产,于是《财产法》就应运而生。但是,如果只占有奴隶,而不给奴隶以希望,那么越来越庞大的奴隶阶层,会成为整个国家的毁灭xìng的因素,所以又有了与之相配套的《归化法》《奴隶解放法》等。随着征服的土地越来越多,国家所掌握的范围越来越大,又有了《海外法》《贸易法》等等。
这些法律都有一个特征,由谁提出提案,通过后就以谁的名义命名。比如说李维听说过的《财产法》,就是七十多年前的一位著名贵族,巴布鲁斯·圭亚巴斯提出来的。
假如以后雷肯提出一部什么新的法律并获得通过的话,则将会命名为《古拉格XX法》。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能让提名者名垂青史,这必然将激发元老们增补法律的极大热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