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关雎(1/2)
西伦王子见识到了李维天才的一面,把他打击得不轻。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在他眼中如此困难的字母和单词,李维居然读上一遍就牢牢记住,而且还能灵活运用。
其实李维在地球上的时候,在七八岁这个年龄也不过是个普通孩子,不过有着接近三十岁的理解能力,再加上自己独创的信息处理技巧,不要说一目十行,一目百行也不在话下。当初李维穿越之前,在互联网上恶补各种知识的时候,屏幕上的字可是哗哗的往下掉。
李维觉得还远远没有到极限,奥莉薇拉夫人却不再往下念了。这样妖孽的学生,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打击。好不容易为人师表一回,却发现自己肚子里的货没个两三天就会被掏空,这老师当起来也心虚。
李维拿起法典慢慢翻看,扣除重复的单词,虽然只有几百字的有效词汇,可后面的部分连蒙带猜也能读懂四五分,而且罗姆文字的拼写规则很简单,没有像英语那么多不符合规则的读音,所以李维慢慢的能够全部自己读出来。
读音跟意义结合起来以后,李维自然就学会了剩下的单词,在这样滚雪球似的学习速度下,李维越读越快,到后面居然就像翻书一样,不断的往后翻,居然就这样把一本厚厚的法典翻完了。
李维不得不关闭了生物芯片,短短的半小时,厚厚的一本羊皮纸装订而成的《罗姆法典》,既成为他学习罗姆文的词汇书、语法书,又帮助他掌握了罗姆的法律体系。跟记忆中议事广场上铜墙上的文字相比,李维甚至发现了羊皮纸上的几个小小拼写错误。
这就是逻辑推理的力量。
某些人学习的时候,总是显得比别人更轻松,花费的时间更少,而最终的效果更突出,最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内在的逻辑。当别人还在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死记硬背的时候,而李维已经通过语音、意义和拼写的互相印证,从一本法律著作中就完成了一种语言的学习。
其实李维的收获还不止于此。《罗姆法典》后面的篇章同样是以双语进行记载的。通过词汇频率的统计、李维已经掌握了若干毕里欧文字的单词,只要有一位老师略微讲述毕里欧语的语法、拼写,并同样为李维朗读上一段文字的话,李维同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异世界的这第二门语言。
一切语言文字,对于李维来说,掌握起来都不再有任何困难。
不过,高强度的运算带来的是阵阵饥饿感,同时还有大脑短暂的缺血反应。
李维放下《法典》,脸sè苍白,虚弱的说:“夫人,麻烦给我一杯果酒。”
富含果糖的果酒,是李维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好的补充能量的食物。
喝下酒,李维盘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慢慢地消化已经学到的内容。
西伦王子得意洋洋并面带不屑地看着李维,这东方来的小子,看看书就像要晕倒的样子,看样子虚得厉害。作为西米特的王子,西伦一向对自己的勇武很有自信,李维这样的孩子,十个八个也打不过他。
稍微恢复一下,李维在面前的蜡板上,用铁笔写下了满满一页文字。他抬起头,对奥莉薇拉夫人说道:“夫人,我想我已经学会罗姆文字了。”
说完,把面前的蜡板,递给了贵妇。
奥莉薇拉夫人接过来,本以为李维只是把《十二契约》中的文字默写了一段,却越看越惊喜。
文字的第一句,是为罗姆人津津乐道的一句名言,来自她还没给李维读过的《罗姆归化法》中:“凡认同罗姆法律、并愿意遵守执行罗姆法律,并以全体罗姆人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异族人,可归化为罗姆人,与其他罗姆人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后面的内容,却是李维用罗姆文写下的一首诗,其中有法典全文中都没有的一些词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当然,这首《关雎》,李维是用罗姆语翻译过的,并且算得上是绞尽脑汁,尽量的选择押韵的语句,还原这首华夏千古名诗的韵味。
奥莉薇拉夫人读完,脸上泛起娇羞的粉红。“真是讨厌的小孩,谁教你写这些的?”她的薄嗔非但没有让人觉得她在生气,倒更是显出无限风情。
西伦的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这种神态,对于他这样自认为身心都发育得较早的孩子来说,简直是致命的。他手里拿着的铁笔,都在不知不觉间掉落在地上。
李维的脸还有些发白,他的笑带着温柔,却让奥莉薇拉夫人心里更是起了别样的念头。“恨不晚生二十年。”而西伦王子的眼中,这样的笑容就显得异常的刺目和让人愤怒。
“夫人,这是我的祖国最著名的一首诗,流传了几千年,我以这首诗送给您。您的智慧和美貌,即便我还是个小孩子,也觉得是世间的奇迹。”
“真不愧是先生。如果有人知道你的聪明,一定会成为世间的传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