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丰登城(1/2)
第5章丰登城
马车自帝都朝歌出发,历经四省,行程一万三千里,到达丰登城。为躲避追踪,所经路线绕过城市,以山村小道为主,有些地方根本没有路,一路上颠簸劳累不足外人道。杨二郎生在朝歌,长在朝歌,活在朝歌,耳濡目染可谓是大周国最好的一部分,原以为世界就是如此,第一次见识大城市外另种风景,所见所闻颠覆三观,感触很深,久久不能释怀。
最深刻的要数饥荒事件。南行三千余里,某片区域闹饥荒,有钱人大鱼大肉,穷苦人家卖儿卖女,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可是没有几人开仓救济,粮价涨了三百倍,后来很多人没有土地,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而反之是豪强贵族等大户赚得巨额利润,还收了土地,变得更强大。
当目击数以千记白骨,看到饿死的灾民,次日清晨就不见尸体,变成了另一部分饥民活命的口粮,还处于伤情感怀阶段的杨二郎迅速成长,不在怨恨老天爷不公平,人变得豁达,强颜欢笑变为真正洒脱开朗。
那是他的一个“觉醒点”。
从此,他认识了人间的真相,了解了起义和仇富的由来,并对贫困大众抱有天然好感。
是的,没理由不快乐活着。
比起那些可怜的人,失去力量算什么,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新家和丰登城隔河而望,那里背靠大山,地势开阔,又临大河,虽然杂草丛生还有魔兽定居,但荡平容易,简单的打扫就是好地。形状如月牙,离下游月牙尖二十多米远的河中有一个突出水面的石物,形状如蘑菇,从天上看,很像日和月,杨母称之为日月畔。
“这是家里全部家当,差不多二万金,玉儿,你去办吧。多救些人,唉……百姓苦。”
杨母的想法是远离人群,说实话出生贵族的她不是特别待见偏远小民,倒不是歧视,只是一种骄傲习惯而已。很多贵族都有这种高高在上习惯,简单的说是身份优越感,与之相对的还有民族优越感。
杨二郎很少见母亲出手,这次可大开眼界,方木紧密排列后,杨母又在木头上设下封印,不到一炷香,一间木头搭建的房子就触手可及。
却说杨二郎一行人易容后乘车奔赴丰登城,暗中监视的人不少,不过都被雪姨高超手法摆脱,他们才能毫无顾忌,正大光明离开,要不然即使去了,也不会安生。
丰登城第一夜就此度过。
那一天杨二郎永远记得,1014年5月25日夜,那是他觉得屈辱的日子,因为自己无能,连累家人背井离乡。
“去吧。”杨顶天轻叹一声。
一个十万人城多少钱?
“知道了,小姐。”云姨云迹斗步一动,人已经到山顶,不一会儿,上百根直通通四方长木就摆在杨母面前,如同机械加工一般,全部是直接可用木材。
“母亲,我想一个人独立生活。”杨二郎要家人不管自己,除非生命危险,不然他都要自己面对,体验生活的一切喜乐哀愁,更快的成长。
草丛突然出现龙卷风,不到一分钟,二个足球场大小平坦区域近在咫尺,地面干干净净,连石子都没有,又是瞬间,风消失,云姨从空中落下。
到达丰登城时正值深夜,正是熟睡状态,没有人注意到一群外客迁移来,还是非同寻常的人。
“云妹太生猛,那些杂草还是能当柴火的,这下连骨头都没了。”雪姨打趣。
“是。”秦玉激动点点头。
杨顶天背对下属,看着墙上地图。地图上用五种颜色标注出大周国势力范围,用红色标注杨家,大周国北方及西北部分都是红色。
三小时后,百米见方四合院建成。
“就在这建新家,辛苦雪姐云妹了。”杨母拉着二郎他们走远点,只见雪姨和云姨二人进入比人还高的草丛里,没多久,草丛一阵颤动,然后人就出来了,拖着东西。
“云妹去弄些木材,我来建房。”杨母笑了。
杨母微笑着看着儿子,点头赞许,遭遇倾天挫折能很快超越已经难能可贵,还能以此磨练自己,这样的觉悟将来成就绝对不可想象。她和雪姨云姨对望,三人都很欣慰,同时点头同意。
泥土加封印术的围墙高三米厚一尺,围着四合院矗立,杨母还在墙上设立盖印,整个四合院都被封印封锁,除了从大门进入,其他方位都封闭,杨母独创的叠重封印独树一枝,镶嵌空间斗技,即便闯入也会被传送走,到不了墙内,还有其他妙用。
杨二郎一行人离开七天后,有几批次人来到方圆百里唯一幸存城,询问是否有“特殊人”路过,整个城的人都说不知道,那些人败兴而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