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论战(下)(1/2)
高山笑了一阵,道:“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一切要看上头,领悟到了上头的意思之后,这仗就好打得多了。”
慕容兰长身而起,在帐中缓缓踱着圈子,说:“若是每一次打仗,都要领会朝廷的意思,那我们这些在外面的主将未免活的太累了一点。况且,自古以来就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我不认为你说的有道理。”
高山道:“你还是没有领会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说,我们要领会的是上头关于这场仗的意图,是打成战役规模还是打成战争规模。若是打成战役规模的话,简单的很,只要咱们守住关口,那就算完成任务。若是想再扩大一下战果的话,不妨杀出关去,直取盘龙江对岸,只要咱们打过谅山,估计交趾国就得全国大乱。到时候咱们也全国动员,抽调jīng锐,灭了他狗rì的。”
慕容兰见他出言粗俗,皱着眉头道:“你这个人说话怎么如此粗鄙不堪?”
高山这才想起,在自己面前不住的兜着圈子的是一个美女将军,尴尬的笑了一声,闭上了嘴。
程志远听得两眼放光,不住的搓着手:“高兄弟,你说咱们真能打过谅山,平了交趾?”
高山摇头道:“我只不过是打一个比方,打过谅山,谈何容易?现在大宋虽然地处富庶之地,每年的税收达到了几千万,但是却没有多少用在正地方。相比之下,交趾国虽然收入不及我们,但是却能征善战,而且我们又是打到他们家里,想要赢这场仗,就凭天口关这几万人马,简直是天方……简直是以卵击石。”
程志远脸sè微变,这个高兄弟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少,但是说话胆子可比自己大得多了,居然敢妄议朝政,莫不是嫌脑袋长得太端正了?
他当然不知道高山心里一直把这里当成是古代,现代人研究古代自然不会受到封建理法的约束,说起话来顾忌少了许多。
慕容兰倒是领会了高山所说之言背后的意思,停下了脚步:“你的意思是说,咱们只要能守住天口关就行?”
高山心中快意无限,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省劲,很多话用不着点得太明,一句话过去,对方就能领会:“这一次交趾国仅仅是派了三万来人,看样子并不想进入我们的纵深。我在进关的时候观察了一下,天口关地势险要,方圆几百里唯一的通道,如果想要打下大宋的话,就必须要攻下天口关。我估计他们这一次只是想试着看能不能打下天口关。如果打下来了,主动权就握在他们手里了,即使是打不下来,也正好能试探大宋军队的战斗力,另外也能震动大宋朝野,一举两得。”
慕容兰道:“这一点,我和左将军们他也都想到了,不过在怎么打上面,却出现了分歧,韩大人的意思是在关内屯积大量的兵力和武器,据险而守。交趾国久攻不下,给养跟不上,自然就会退兵。”
高山冷哼一声,低声骂了一句国骂。
慕容兰没有听清楚他的话,愣了一下神,问:“你刚才说什么?”
高山见屋内几人除了他之外,都没有听清自己骂的是什么,急忙掩饰道:“没有什么,只是说韩大人高见,这样一来,就把咱们置于被动挨打的地步。那样一来战争的主动权就掌在他们手里了,什么时候打,打多久,全都由不得咱们做主。怪不得人家常说‘书生造反,三年不成’,通过韩大人就能看得出来。”
慕容兰微微一笑,内心波澜起伏,自觉始终摸不透眼前这个人。这个家伙胆子奇大,不管是谁都敢在背后骂,韩大人是督军,连左将军都要给他几分面子,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卒却在背后将他损得体无完肤。这样一个男人,按理说应该是一个很大男子主义的人,但是他却偏偏对江晓燕又柔情似水,像足了一个酸秀才。她怎么也无法想像,一个人居然会将这两种xìng格综合在一起。
只听得高山又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慕容将军的意思,想必和韩大人有些不同。”
慕容兰脸颊微红,低声道:“你怎么知道的?”
高山老实不客气,干脆直呼韩文的大号:“韩文欣读书读死了,以为守城就是守城,但是却不知道,攻和守其实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两者在特定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分彼此。攻就是守,守就是攻,强套兵法战例,十有九败。所以打仗这东西,文人最好少掺和,这东西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军人打完仗,再由文人来总结,才是绝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