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重返苗寨(1/2)
十几辆马车在百余人的押送下迎着渐渐下沉的落rì离开了天口关,郑长顺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这么急,朝廷派来的人居然连接风宴都没有吃就急匆匆的离开,挽留了几句之后,见慕容兰和大胡子去意甚觉,只得做罢,派了几名得力手下,将他们护送出十里之外,这才分手作别。
天口关的士兵折返之后,慕容兰才替高山和大胡子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那大胡子梁海东并非杨青所属枢密院的直系下属。此地宋军的总体架构与高山所知的宋史虽然稍有不同,但是大致差不多少,枢密院是全国最高军事单位,另有三衙和率臣,造成天子之下,兵权三分的局面,相互制约,各有分守。梁海东属于三衙之中的殿前司节制,也就是所谓的殿前都指挥使司。
但是大宋自开国以来,杨家和慕容家两大家族就在军中开枝散叶,形成了庞大的关系网。虽然此地也是文官统武将,可是毕竟根大叶大,军方大部分的中高级将领,都和这两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位梁海东也不例外。
除此之外,还设有兵部,正常情况下,类似苗寨封赏等一系列的事务,则是由兵部来管理。只是和交趾国这一战虽然战役规模不大,持续时间也不太长,却是大宋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南疆主动出击,进行大规模的围歼战。天口关捷报里有详细的作战经过,上报之后,朝野为之震动,破例由正规的军事作战机构颁发封赏,以示重视。
梁海东来的时候,在路上已经和左天雄碰过了头,知道这次作战之所以能打得如此漂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位貌不惊人的高统领的近乎于军事冒险的作战思想。眼下又见慕容兰对其格外看重,言语之间客气了许多,向高山拱了拱手,说了几句场面上的话。
对于这类场面上的话,高山会的不并太多,谦逊了几句,再也想不出别的话了。
慕容兰微微一笑,低声道:“这位梁将军是自己人,以前在杨老爷子手底下当差的,近几年积功而升,已经升到了统制之职,从官职上来讲,可比你的统领要高一级了。”
高山嘿嘿笑道:“我这个统领只不过是充数的,和正规军队的统领相比,可差得远了。”
慕容兰叹了一口气,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回京之后,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时候左将军和我联名向我姐夫推举一下,给你一个真正的统领当当,也不是什么困难事。”
高山轻轻的“嗯”了一声,心想这位梁将军一到天口关就和你密谈了那么长的时间,看来回京之后,弄不好也得有一番风波,高某人现在已经完完全全的和你拴到一根绳上了,不被人砍了脑袋,那就烧了高香了。
…………………………………………………………………………………………………………
这一次是朝廷封赏苗寨,不像上次慕容兰和左天雄亲自去苗寨征兵那样急,车队晓行夜宿,一切都是中规中矩,高山心急如焚,但是却不能表现得太过明显,只好忍气吞声,随着队伍缓缓前行。一路之上,闲来无事,就是和慕容兰与梁海东纵谈当前形势,总算是对当前的各国形势又有了一个新的了解。
梁海东初时见到这位声名在外的高统领居然连一些最基本的态势都不清楚,不由得一愣,慕容兰看他的样子,只是抿嘴微笑,也不解释。事实上,她就是想解释,也无从解释,对于高山的具体来历,实在是知道得不多。
几次试探着想摸清高山的底细,但是高山以前是干侦察工作的,有着非常丰富的反侦察手段,每每问到关键的时候,总是巧妙的岔了过去,时间一长,慕容兰也只能长叹一声,放弃了这个念头。
半个月后,车队终于进到了苗疆范围,望着苗疆的山山水水,高山的眼神变得炽热起来。
江文碧在身后将他的样子瞧在眼里,心中大为鄙视,啐了一口,低声骂道:“没出息,还没见到媳妇就成了这个样子,不像个男人。”
这丫头铁石心肠,还未理解战争的真正含意,高山此时心情甚好,也懒得和她多费唇舌。虽然听到了她的话,左耳听,右耳冒,完全过滤。
进入苗疆,道路变得崎岖起来,翻过了几座大山之后,天已过午,火辣辣的太阳悬在头上,将众人晒得头顶几乎要冒出油来。再加上苗疆特有的cháo湿天气,更是让人透不过气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