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三三制(1/2)
这些苗人也不傻,没有见到大宋的官员,大部分的人基本上就可以断定这一次并没有征战任务。可是银珠小姐和高统领又如此大张旗鼓,却又分明是出了大事。一百多人在那里不住的猜测,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居然会摆出这么大的排场。
猜测的结果自然是五花八门,只不过到最后高山的总结陈词才让他们稍稍明白了一些,之所以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很明显是银珠小姐和这位神秘的高统领要给大伙谋福利了。
苗人地处穷乡僻壤,收大部分都是来自几亩薄田和农闲时分打猎所得,真真正正的大宗副业收入,就是打仗所得。令人奇怪的是,虽然这些苗人骁勇善战,有时候战斗力比大宋官兵还要高一些,但是能独挡一面的领兵帅才却从来没有出过一个。一句话,兵都是好兵,将却没有好将,加之苗人的民族自尊心和历来中原王朝对苗人的歧视,造成了苗人不可能长在军中行伍,只能是雇佣军的尴尬局面。本来可以成为历代王朝的战争机器中重要力量的苗人,由于种种原因,只能是作为南疆稳定的政治棋子来使用。
看着那些汉人,甚至大理国的百夷人都可以身居高位,年轻一代的苗人心里自然不服,只是苦于无人领其出头,现在终于有了这么一位从天而降的高统领,强硬得连慕容兰对之都礼遇三分,众人隐隐看到了一个出头的希望。这一百多人发出的怒吼里包含了千百年的委屈和不服气,几乎将整个寨子都震动了。
高山脸一红,坦白来讲,从这些人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并不知道高山带他们出去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以此作筹码,向大宋zhèng fǔ施压。这让高大统领感到很不好意思,被感动得眼泪差点没掉下来。
随行的人选很快就定了下来,一百余人之中,有将近三十人表现得并不太积极,被高山毫不犹豫的淘汰了,经过整顿之后清点了一下人数,尚余九十余人。
对于那淘汰那三十余人,银珠很不理解,皱着眉头问道:“这些人也都是和咱们在天口关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为什么不用他们?”
高山yīn沉着脸:“咱们这一次出去,就算是不和宋军起冲突,rì后也会连番征战。所以这一次挑人有两个原则,一个是必须要有血xìng,另外一个就是不能有任何的牵挂。不管是谁,只要稍有犹豫的话,就视为不合格。”
看着他黑起了脸,银珠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微觉害怕,但是又说不出的欣赏,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下,大小姐也无话可说了,嘴角动了几下,叹了一口气。
高山一边按照三三制的原则将这九十余人分成三队,每队又分成三个小队,挑选了几个在天口关之战中印象比较深的人分别任小队长。至于三队的队长,则由蒙迪、卓虎和银珠三个人分别担任。弄了大半天,总算是有点连级规模的模样了。
蒙迪等人对这个分法很是新奇,议论纷纷,就连银珠也觉得这个家伙脑子里的奇思妙想一大堆,只是对自己仅仅当了一个队长觉得非常不满意,嘟着一张嘴埋怨道:“这些人都是我们寨子里的人,一直以来都是归我指挥,凭什么只让我带了三十多个人?”
高山哈哈一笑,心想给你一个排长让你当就算不错了,还在那里挑三拣四的,本哥们没到你们这里之前,也只不过是一个排长而已。
只是这话无论如何也不能跟她说,虎着脸瞪了她一眼:“我这样做,当然有我这样做的道理,这些人既然要跟着咱们一起出去闯一闯,就必须要对他们负责。只有这么一百来人,你们三个之中,两个是寨主的儿女,一个是第一勇士,威望都很高,当队长再合适不过了。由你们带着那三个小队长,再由那三个小队长管理手底下的那十来个人,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我们家乡那边都是这样弄的。你如果不服气的话,那么我来当队长,你来管我们三个好了。”
银珠只不过是发发牢sāo,借机会向高山撒撒娇,见他生气,这丫头哼了一声,不敢再吱声了。高山解决了她的总是之后,拍了拍手,扬声说道:“现在各人的职责都已经明确了,先回家准备一下,和家人道个别,兵贵神速,明天一早咱们就动身。”
众苗人对这个统领简直有点近乎于盲目的崇拜,轰然答应,各自散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