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苗寨之主(1/2)
苗人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统称,苗疆里的苗人并不都是苗族人,也有很多别的少数民族的人和他们杂居。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各地的苗人的称呼也不一样,风俗习惯也各有差异。至于住的屋子,则大多数都比较简单,大部分都是就地取材,一般以竹木为主,也有的地方住土房。
众人笑了一阵,纷纷上马,走了半个多时辰,果然看见前面隐隐约约的现出一个很大的山寨,高高的寨门前面,立着两个奇怪的东西,高约四尺,上面花花绿绿的画了一些有点类似原始人的图腾,既像一个鬼脸,又像一个牛头。
江晓燕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捅了捅高山,轻轻的问道:“你见没见过这个东西?这是干什么的?”
高山也没有见过这东西,摇了摇头,低声道:“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有很多的风俗和禁忌,如果咱们不懂的话,最好不要乱问,免得犯了人家的忌讳。”
两个人的语调很低,却还是被蒙迪听到了,赞许的看了高山一眼,说:“其实这个东西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只不过是我们附近的九坞十八寨约定成俗的一个标志而已,有这个标志的东西,就证明这个寨子里有用蛊非常厉害的人。”
高山打了一个冷战:“难道真的有人会蛊术?”
卓虎得意洋洋:“当然了,我们苗人几乎人人信蛊,只不过会用蛊的人家却并不多,用得厉害的就更是少而又少。”说到这里,声音又低沉了下来,道:“我姑姑就是一个用蛊非常厉害的人,唉……,如果不是因为用蛊厉害,也不会这样了。”
江晓燕一听自己要治的病人居然是一个用蛊非常厉害的人,心跳加速了几倍:“小弟弟,你千万别告诉我你姑姑不是得了病,而是中了蛊。我可事先说明,让我治病我可以将就将就,如果让我解蛊毒,我可是一窍不通。”
卓虎道:“你不明白的,像你这种才从海外回来的人,对这边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所以不清楚我姑姑的情况,如果是真正的大宋汉人,就知道了。”
江晓燕睁大了一双凤眼,不明白为什么真正的大宋汉人就能明白,她这个比大宋汉人多了几百年知识积累的现代人却反而不清楚。
高山知道这必须与这个时代的风气和民俗有关,急忙碰了她一下,不让她发问,免得引起众人不快。他早已发现一个细节,那就是大家在谈论银珠的姑姑的时候,脸上的表情都很复杂,显得既敬畏,又厌恶。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蒙迪除了这两样之外,还掺杂着一些崇敬的成份。但是这种成份并不太多,估计与她是银珠的姑姑有关。
苗人好客,一般来了贵客的时候,主人家都会穿上华丽的衣服迎到寨子外面,有的地方还有“进门酒”的风俗,就是一队苗族少女列成一长队,每个人都端着一杯苗寨自酿的美酒,客人必须全部杯中的酒才能进寨子。最多的进门酒是十八杯,酒量浅的,没等进寨子就已经醉倒了。
但是高山等人来到寨子外面的时候,寨门口却是静悄悄的,只有银珠和一个五十来岁,jīng神矍烁的老人站在寨门口。那老人五短身材,黑黑的皮肤,两只眼睛jīng光四shè,穿着却很普通,就是普通的蓝sè衣衫,袖口和扣子镶上白sè的花纹,银珠也是平时的着装,并没有戴上高山和江晓燕以前在电视或者图片上看到的苗族少女戴在头上的银质头冠和银项圈。
蒙迪见到这个阵仗,显得很不好意思,说:“高兄,按理说,你们两个算是客人,我们应该好好欢迎欢迎的,可是二位的身份……”
高山这才明白,原来自己的身份还是战俘,当然不能用苗人惯用的欢迎仪式来欢迎他们。在部队的时候,上级就经常搞少数民族政策方面的教育,潜意识里对少数民族的风俗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重,虽然第一次来到古代苗寨却没有感受到盛大的欢迎仪式,但是人家已经说明了原因,他生xìng豁达,也不以为意。
蒙迪见他没有生气的意思,稍觉心安,又道:“站在银珠小姐旁边的就是我们寨子的寨主,也是银珠和卓虎的父亲。”压低了声音,又道:“寨主的名字叫宝华。”
高山奇道:“你们苗人的名字不是父子连名的么?从卓虎的名字上来看,他父亲的名字的名字应该是叫虎啊,怎么又叫宝了?”
“高兄果然是个人材,连这个都知道。本来他们两个的名字也的确如高兄所说,但是卓虎和银珠小姐从懂事的时候起,就跟汉人接触得比较密切,所以有些……嗯,有些离经叛道。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情,寨主非常宠爱他们两个,对他们给自己起名字的事,也从来不过问,就这么叫下来了。”
高山点了点头,心想“看不出来,这个宝华老英雄还挺mín zhǔ的,连儿子改了名字都不管,难怪能当上寨主,果然有过人之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