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赌命(1/2)
高山快步迎了上去,问道:“情况怎么样?”
江晓燕没有回答他,径直来到了那几个医生面前,问道:“不知道哪位前辈有羊肠线?”她虽然一时半会还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说话方式,但是以前看了不少古装剧,起码还知道“前辈”这两个字怎么用。
高山立时就反应过来她要干什么,不由得吓了一跳,没等那几个医生回答,一把将她拉到一边,急道:“你疯了?这么疯狂的主意你也能想得出来?”
他的举动完全在江晓燕的意料之中。羊肠线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没有出现替代的仿羊肠线之前,一直被外科手术用来缝合伤口。高山在没有考上军校之前,一直想要报考军医大学,自然也看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书,江晓燕一提出来要羊肠线,他就已经猜出来这个丫头要给任华动手术。
外科手术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国时期的华佗就曾经做过不少外科手术,还发明了专门用来在手术时候给病人用的麻药,这里虽然和江晓燕熟知的历史相比出现了极大的偏差,但是文明史却没有多少差距,那些医生偶尔也替一些病人缝合过伤口,自然也知道羊肠线为何物。只是对于他们而言,阑尾炎手术还是一个大手术,想都没有想过。
这些人之中,只有老夫子是个汉人,走南闯北多年,也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了,可是一听到江晓燕这个年纪轻轻的丫头片子居然要给任华动手术,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习惯xìng的捋了捋胡子,迟疑道:“姑娘莫非是要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他说得很含蓄,将动手术说成了“非常手段。”但话语中的不信任就连卓虎也能听得出来。
江晓燕点了点头:“病人发病已经超过了二十四小时,正常来讲,急xìng阑尾炎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二十四小时就可以出现穿孔的迹像。但是这个病人却是一个例外,发病到现在,已经超过了四十八个小时居然才开始表现出穿孔的临床症状,想来是各位前辈的的保守治疗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过作用不太大。”
她这一番竹筒倒豆子的急说,只听得众人目瞪口呆,那几位医生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哪本医术上有她刚才所说的那些医学术语。
老夫子咳嗽了一声,刚想问个清楚,就被江晓燕打断了:“现在病人的情况很紧急,必须马上手术,如果再拖延的话,以现在的医疗水平,就是神仙也救不了她了。”
宝华使劲晃了晃脑袋,总算是凭空猜出了一个大概,惊问道:“莫非江姑娘是要学那华佗?”
高山长出了一口气,心想:“谢天谢地,想不到这里居然也有华佗,有了华老前辈的先例,看来江晓燕给病人做手术还没有达到惊世骇俗的程度。”他一直担心这里的文明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一旦江晓燕说出要给病人开刀,宝华再像曹cāo砍了华佗一样把江晓燕给砍了,那就坏了。
江晓燕心里也没有多少把握,但是病人已经出了剧烈呕吐等典型的穿孔症状,如果再不动手术把发炎的阑尾割下去,就凭在场的这几位蒙古大夫的保守治疗,那个任华就算是有十条命,恐怕也都交待了。
高山对江晓燕低声说:“有没有别的办法?我听说中医用针灸等方法可以治好这病的。要不然跟那几个老先生好好研究研究,能不动手术最好别动手术。”
江晓燕摇摇头,转过身看着银珠和宝华:“我也知道能不动手术最好不动手术,但是事实摆在眼前,很明显,这几位老先生的保守治疗没有效果,现在只剩下这一条路了。你们是病人的家属,动不动手术,就看你们的态度了。”
自从进屋之后,银珠的眼泪就一直不停的往下流,现在出来了,反而流得更多,两只大眼睛已经哭得有些红肿,无助的看着宝华,等着他拿主意。
宝华寨主费了半盏茶的时间,才算是把江晓燕的话完全消化掉,其中“病人家属”和“动手术”,以及“保守治疗”这几个词就占用了一大半的时间。虽然听江晓燕说得严重,但是一想到自己妹妹的肚皮很有可能被这个丫头用刀割开,还是觉得可怖,颤声问:“除了你所说的那个手什么的,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江晓燕在别的方面表现得不怎么出sè,但是一涉及到专业知识,立马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变得非常的有主见:“或许你们可以想想别的办法,但是我只能想到这个办法。你可以怀疑我的专业水平,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我以前在野战医院工作过,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处理过大量的伤员,对于阑尾炎这样的外科手术,还是可以胜任的。如果寨主不相信我的话,可以拒绝我的提议。”
高山见宝华又是一脸的愕然,不由得长叹一声:“我的姑nǎinǎi,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能不能说点能让他们听得懂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