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两小儿说乐(1/2)
汤教授的和蔼,汤雪松的自来熟,再加上张姨的亲切,这顿晚饭使柯雨桐少了许多拘束。她一直担心汤教授或汤雪松会问自己换裙子的事,却发现二人根本没有提这个,好似她来的时候就穿着这件一般。
汤教授喝得很慢,每回只呷一小口。汤雪松和韩笑思却是频频碰杯,每回他们放下杯子里面的酒都明显见少。
酒一下肚,话自然就多了。两人说个没完,天南地北古今中外,逮着什么说什么。汤教授大部分时间都眯着眼睛看两人海侃,很是高兴。
柯雨桐听那两人虽然也经常争执,但最后差不多都能说到一块去,很有些“臭味相投”的架势。按说两人差了七、八岁,这种情况倒有些稀奇。不由想到姚永,韩笑思好像跟他也很能说到一块。
那两人聊了一会,话题说到了音乐上,汤教授发话的次数就多了起来,突然问柯雨桐:“丫头,学过什么乐器没有?”
柯雨桐说:“学过几年钢琴。”其实她从四岁时便开始学钢琴,一直到上了大学才弹得少了,水平已然不低。只不过这里乃是华夏国音乐最高学府,汤教授显然是音乐学院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在行家面前还是藏拙的好。
韩笑思接过话来,说:“现在的小孩,要学器乐也只盯着钢琴、小提琴什么的,咱们华夏传统的乐器学得人可越来越少了,再过个几十上百年的,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会摆弄了。”
汤教授笑骂道:“胡说八道,好像你比雨桐大多少似的。你以为我们学校里学民乐的都是混rì子的?”
“我不是说她,只是说当下的一个现象。论起基数来,学民乐的加起来恐怕还不如学钢琴的。”韩笑思不慌不忙地辩解道,“就说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生研究生加起来也才三百来号人吧?”
汤教授说:“有人肯学,就不会断了传承,你那纯属杞人忧天。”又说:“乐器只是形,拘泥于华夷之分确是不对。你应该知道,西洋乐对我们民乐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韩笑思说:“可您也说过,民乐乐器之形,便是一笔财富了,不仅仅是一件乐器那么简单。”
汤雪松说:“就是。要是哪天笛子、二胡这些东西只能放在陈列馆里供人看,爷爷,你可也有老大责任。”
汤教授瞪着眼睛说:“照你这么说,我的责任就是没教管好你!”
汤雪松抻了下脖子,拿起杯子说:“小四,来,咱哥俩走一个。”
韩笑思幸灾乐祸的笑了笑,跟他碰了下杯子,说:“汤爷爷,雪松的话还是有道理的。”
汤教授板着脸说:“有什么道理?”
汤雪松接口道:“虽说这是社会价值取向问题,说不定等哪天我们经济实力排进世界前三了,大家又都发现,老祖宗的东西还是好,又会一窝蜂地拥上来。可问题是,那恐怕得好长时间。”
韩笑思说:“对啊。别的不说,咱们那棒子邻居,这些年发了财,成了暴发户,明偷暗抢的没少动歪脑筋吧?可咱们呢,要不是有人来偷,根本意识不到这些东西。”
汤雪松使劲点了点头,说:“亡羊补牢啊!爷爷,我说句不敬的话。您还在着,多少还能往上说几句话。要是等您嘎嘣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