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试招大学生(1/2)
除了选拔了十名优秀军官种子之外,还有从士兵与士兵之中再选拔的一批士官种子,数量也不多只有20人。他们的选拔则不再是经过档案
调查的方法,而是以考虑的方法进行,不过这一工作被安排到搬迁到běi jīng之后进行。
他有感于这个时代军官素质的低下,对于招收高素质的人才非常渴望,所以早将大学生列为招募的对手,尤其是各大学中既将毕业的大学生
。大学生的优势不仅在于高学历,更在于他们拥有活跃地思想,接受能力强,尤其是对新事物拥有浓厚地兴趣。所以在搬迁到běi jīng之前,杨卫
宁决定试着到沈阳的各大学中招募大学生。
从大学生中招军官,没有采用考试的方法,主要是也没有那个条件。无论从那个角度说,他都没有权利与条件组织军官招录考试,所以只
能采取个人自愿招名,然后进行面试,双方进行言语交流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如果通过面试,对方又同意,那么可以签署正式的协议,将能
招入军官。
当然了,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是否可行尚不可知,于是他决定试一试。司令部人事部门很快给开了绿灯,提供了一切方便,这样办事的手
续有了,只剩下大学方面。
首先在沈阳的大学之中进行试验,沈阳的大学可不少,但规模都不大。他们只选中规模最大的三家,分别为:公立的东北大学与东北师范
大学,私立的冯庸大学。原本还应有规模也不小的东北医科大学,可惜被王丹琴以医生不应从军为由给否决了。
这时沈阳的各大学已经开学,于是杨卫宁与王丹琴亲自去沈阳各大学走了一下。他们去大学之前,已经由军队司令部下发给相关大学下发
了有关通知,要求校方配合他们的活动,事实上,各大学确实按要求做了准备工作,不过态度并不积极。
东北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的负责接待的人员对于他们明确表示:不同意从大学生中招收军人!他们认为让大学生从军纯属于浪费,只因为
这次招生带有命令xìng质,学校的许多经费又实际上由军方提供,他们才没敢阻挡。冯庸大学要好一点,毕竟其创办人属于军人出身,但负责接
待的人也显得不热心。
至于学生们的反应也一样冷淡,由于属于自愿参加,所以参加相关的情况说明会的学生并不多,会后的有意报名参加面试的人员更少,实
际最终报名参加的面试学生加一起仅7人,其中5人按时参加面试,另2人始终没有出现。
由于这是招收明rì之将才,这些大学生军官以后必然有机会问鼎将军之座位。他的选择标准备相当高,只求jīng英不求数量。
所以参加面试的五个人中,经过面试合格者仅有三人,其中又有一人放弃了签署协议,也就是说,最终只有二人签下入伍协议,分别来自
东北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他们将在通过大学毕业考试之后,加入军队服役。
这样的结果,让王丹琴一脸苦sè,完全是白忙一场的感觉,可是她发现杨卫宁完全没把这当成一回事,甚至脸上有点笑容,于是问道:“
这样的招聘结果,你怎么可能会高兴那?”
“比我想象要好许多的,原以为能招到一个就不错了,没想到是二个。”
“这结果够惨的,”王丹琴不满地说道,“你竟然还能开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