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坦克(1/2)
rì方非常不想转让技术,毕竟转让技术可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一旦转让技术,有可能造成:“教会徙弟,饿死师父”的结果。国际上
,也不是没有转让技术的先例,可是无一例外的开出了很高的价格,可是这次对方明显着不想出技术转让费,只想当成采购合同的附近处理,
一分钱不给。尤其是所涉及的155加农炮的技术,这个级别的火炮可以说是战略级的武器,它的出口受到严格限制,更不要说技术转让。
rì方非常想拿下所有的合同,毕竟这次的合同金额太大,他们已经势在必得了,放弃既将到手的订单是绝对不可能的。尤其是155毫米加农
炮的合同,既便双方尚没有谈论价格,但是其利润绝对是最高的,可能比其它几份合同加一起还高。可是他们也非常清楚,不含技术转让的合
同根本不会被对方接受,既便是转让部分生产工作也不行。
这样一来,谈判一时陷入了将局,最后由野田三郎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所有涉及的项目中,可以合作生产,也可以进行技术合作,但暂
不转让生产技术,只有达到一定的采购基础量之后,才能进行技术转让。他还开列出具体的采购基础量,47毫米反坦克炮,300门;155毫米加
农炮,100门;其它火炮,200门。
按着野田的想法,其所开列的采购基础量定的不低,比现有合同的采购量还要高一点。现有合同的采购量已经不少,以后追加采购量的可
能xìng不大,只要不追加,那么就没机会谈转让技术的事。即便以后采购量真达到要求,可以涉及转让技术,那么也是几年以后的事,至于会有
几年缓冲期,到了那个时候是否会真的转让技术将会是另一个问题,既便以后真要转让技术,rì本也先拿到了巨额合同。
这显然是相当苛刻的条件,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杨卫宁很痛快地原则接受这一方案,但是提出的条件也不低,要求派人参与研发,也可以
参与制造工作,可以进行组装生产,逐步转让制造工作,一旦超过规定的采购基础量,自动进行技术转让,双方不再进行相关的谈判。
对于这样的条件,rì方研究了一下,也不太情愿地接受,于是涉及火炮的项目全部谈好,只是有关的具体细节需要双方派专门谈判解决,
他们讨论的只是一些原则xìng的问题。
直到这时,一直没有发言的原乙未生才开始说话,经过翻译才知道,他对于有关坦克地项目发表了看法。这正合他的想法,其它东西好办
,只有这坦克不太好办。以后的战争是坦克与飞机的天下,这次大采购怎么能没有坦克那?可是现在才一九三四年,许多后世的好坦克尚没有
面世,即便有了,也不一定能买到。没办法只是来一次招标,希望某个厂商能提供合适的方案,如今遇到了rì本有坦克之父确实是一个不错的
机会。
原乙未生首先问道:“贵方有关坦克的招标说明太过于简单,能否详细说明一下?”
他马上应道,“我们想扩充坦克部队的规模,现有雷诺坦克需要更新,英国的维克斯6吨坦克xìng能不错,可是我们依然希望有更好的坦克。
”
“招标书中,所介绍订购数量有变吗?”
“没有,依然是至少100辆,同时保留另外至少100辆的采购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