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动笔(1/2)
与张山远讨论了半天,指导他按正规的格式编写毕业论文。张山远属于不耻下问之人,一边写着草,一边与他讨论,事实上完全把他当顾问,结果他只能陪着,不时回答张山远的问题,有时两个人也会讨论一些东西。虽然他不希望自己的想法去影响张山远的思路,但是交谈之中,不免要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结果不知不觉之中,他也把自己的许多想法参和了进去。
也许是两个人过分投入,竟然忘记了时间,直到闭馆的铃声响起,才不得不收拾东西离开,幸好当时主要问题已经解决,只剩下如何编写正式文稿的问题。
按着习惯杨卫宁又带了几本书回到宿舍,原想继续读一会儿书,不过突然想到自从那天离开之后,很久没有与王博新联系过。虽说到现在没什么大事,但杨卫宁还是决定写信封联系一下,正好桌子上就摆着纸笔,还有信封。可是待展开纸笔,准备写信时,他才发现一个大问题。对于一个长期生活于网络时代的现代人而言,以纸张手写成的书信属于历史记忆,如今拿起笔来要写信,才意识到书信的格式,他也就是中学时学过,如今早忘到脑后,他又不好意思去找人问一下:信件的正确格式是什么样的?让别人用看怪物的眼神看自己。
最终他放弃了以标准格式写信的计划,按自己想象地方式写一封信吧——这让他想起了以前的一句话,按自己的方式活着,让别人去说吧!
接着他又发现一个问题,如何称呼王博新那?以前两个人可是平辈,王博新还要称其为哥,如今反成了他的长辈,他当初也表示接受这种变化,但只限于外人面前,心中更从没有想过接受这种变化,实际上,他们私下里依然是平辈,如今更不会把这个称呼写到纸上,这样一来使用什么样的称呼也就成了新问题。幸好思先想后之后,他终于拿定了主义,开始动起笔:
致所谓长辈:
自离家以来,一切都很好,你尽可能放心。生活zì yóu,不用参加点名,也不担任勤务,不用管别人,也不被别人管。吃、穿、住、用等,原以为是免费的,可是最近才发现,竟然是收费的,而且标准不低。原以为每月有相当于一个农民半年收入的工资,正为如何花犯难那,结果钱还没到手就被扣了不少。
我已适应或者说喜欢上这里的生活,最近又已交了几个朋友,不再孤独了!
对于你安排的老师,我想说:我从不轻易称赞某个人,但她属于少有的例外之一。她年轻,美丽,有才干,也许是我保守,认为战争是男人的工作,如果她是一个男人该有多好,我可以与他成为好哥们的。
有人告诉我,她是你的养女,也就是说,她是我的表妹,可是你从没有提起过她,她也根本不知道有我这个所谓表哥的存在。对此你好好解说一下了,你到底什么要故意隐瞒那?有什么不可明言的东西吗?
几个小时以前,我指导一个炮兵少尉写了一个论文,如果你有机会应去读一下。他的名子叫:张山远,如果可能,请将他的有关资料提供给我。
关于他在论文之中提出的构想,我希望能对其加以仔细考虑。我最近也在考虑有关装备发展的问题。我可以提供研制更好的武器的设计构思,至少也可以提供意见指导,可是这样有必要吗?设计的问题也许没什么问题,可是大量生产制造的问题能解决吗?是否有足够的财力加以装备?人员是否能有效使用那?思先想后之后,我认为还是放低要求吧,以目前条件允许为前提,考虑装备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