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火蓟狸(1/2)
才一更天,七八十号人围坐在乡东头的老榕树下开乡里的大会。这是乡里历来的规矩。每户派出一个家门掌事之人参加大会,全乡聚在一起共同商讨乡里的大事。
今天的大事,就是白天里无端出现的两只恶兽。
虽然两只恶兽被严秀的刺猬消灭,但是全村上下人心惶惶,更不敢再去那溪边的稻田耕作。
乡长坐在人群中间,一手捋着胡子,一身摇动蒲扇扇着风。不时的向人群外眺望着。
没过多久,远处跑来几个人,仔细看去,是两个壮年扶着一个身穿道服的老头快步跑来。
这老头是石岗县周边各乡村最有名的风水先生。平时无事给人算算命,选个yīn宅,瞧瞧风水。膝下无子,独自一人住在一间茅草房里。
老头跑到人群zhōng yāng,乡长一见,上前深搭一躬,嘴里说道,“有劳刘老先生了。深夜扰您,我们实在是迫不得已,莫怪莫怪!”
老头急忙还礼,坐在乡长边上。
乡长示意大伙坐好,开口说道,“今rì白天乡里突然出现了两只凶猛的怪兽,大家也都见识到了,实在是凶恶的很。这两只怪兽要是不除掉,恐怕我们全乡的人今后再没太平rì子可以过了!”乡长说完顿了顿,清了清嗓,继续说道,“所以,我特请了黑狗乡最著名的道仙,刘老先生为我们瞧瞧风水,帮咱除妖。人家懂,咱得听!人家咋说,咱就咋做!中不?”
“中……”众人齐声喊道。
乡长说完满脸堆笑的看着刘先生。
只见他从背后的行囊中拿出一个碗口大小的风水罗盘,平放在土地上。又掏出一把黄铜制的勺子,放在罗盘zhōng yāng的太极图上,勺把指yīn,勺尖指阳。
接着从地上拾起一根树枝,围着罗盘画了一个圈,嘴里隐隐念道,“坤、离、坎、兑、乾……”
众人不解的瞧着。只见他伸出两指,在空中晃了一晃,探进衣袋里抽出一张符文,夹在两指中间,好似做法人一样将手指在半空中乱晃起来,身体也随着微微摆动。
忽的一下,罗盘竟颤动起来,罗盘上的勺子如同上了弦一般飞速转动起来。
刘先生睁眼瞧着那勺子,最后慢悠悠的停下,勺把直指罗盘的“乾”字方向。
他又缓缓闭上眼睛,娓娓道来,“白rì出现在你乡里溪水边的两个怪物是上古灵兽,寿命恐怕已有四千多年了。”
人群一阵sāo动,乡长不住的点头,自言自语的念道,“怪不得长那么大的个头!”
“身形如鱼的兽名为横公鱼,原生于石湖。形如赤鲤,昼入水中,夜化为人。身裹硬甲,刀枪刺之不入,煮之不死。后遇岩浆喷发,此处石湖干涸,只得藏于溪流下的地缝里。平rì不常出没,夜间化chéng rén形在林间行走。虽未曾伤过人,但是极其凶狠。”
众人一听吓了一跳,纷纷议论此怪物竟是颇有来头的。
“身形如虎的兽名为山貛,原生于辽东的泽溪水边。形如饿狼,头如虎豹,炎黄二帝时期曾用此兽看守庭院,唤作天狗,凶猛至极。而且此兽的皮可为裘衣,能御三千尺下冰川之寒。”
乡长一听这话忙站起身来,问道,“这两只怪物凶猛如此,如果再出没伤人,那可怎么办?”
刘先生听后睁开眼睛,手指轻轻捻了捻胡须,笑着说道,“放心放心,这两只怪兽虽说凶恶,但是已被另一只灵力高出它们许多的灵兽所伤。横公鱼已然化作一捧土灰,不能再危害人畜。而山貛怪兽要害受伤,恐怕要在林间洞穴歇上三五百年才可保不死。”
众人一听这话纷纷长舒了一口气,拍手称好。
“不过……”刘老先生冷冷说道,“这只灵兽留在你们乡里,却是更加不祥。”
众人心里暗吃一惊,刘老先生说的,正是严秀葫芦里那只红毛刺猬。
“这兽名叫火蓟狸,属狸猫类的灵兽。身长不过一米,原久居火焰山岩下,通体红毛,如钢针一般尖利。一千年前唐玄奘师徒四人途径火焰山,孙悟空与铁扇公主斗法,无意用金箍棒敲开岩层,放出了火蓟狸。后得菩萨相助,熄灭火焰山的烈火。此后火蓟狸被修道成仙的天师许旌阳所收。一直随身带在身边,却不知怎么跑到那少年手里。”
众人嗟叹,这小兽原来竟不是刺猬而是猫狸。而且xìng情凶恶。
乡长一脸担心,问道,“刘老先生,依您看,这只火蓟狸我们该如何处置。”
刘老先生冷冷一笑,道,“斗,你们是斗不过它的。不过修道士御灵兽,习惯将自己的灵兽藏在葫芦或是其它的容器之中。现在这只火蓟狸被收到了葫芦里,虽然凶猛,却不得出来。你们应趁机杀了这火蓟狸的主人,然后挖地三尺将葫芦埋葬起来。这样,就算是它再厉害,也不能伤人。”
“这……”乡长面露难sè,转身瞧了瞧其他人,大家脸上也都是一片茫然之sè。
“杀死同乡,终归是不大好的,更有违祖训。刘老先生,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乡长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