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颗重磅炸弹 3(1/2)
3桌子上的古井贡酒喝光之前,酒桌上的三个人,只有我自己知道一个秘密。这秘密就是我虽然是学电算出身,在老美那上的是东亚语言专业的研究生,可其实我谋生的手段就是做预算和研判合同的。
一年多来,公司给我派的活就是跟着两老头子飞往全世界各地,只要有我们公司项目的地方,总公司直接委派的这两老头——管预算与合同的总监,负责飞行突袭检查,我就是跟着他们学的查预算和研判合同。
我一学梵文的怎么还和预算挂上钩了?这还得说中国留学生是最聪明最现实的留学生。
他们在前赴后继的出国留学的战斗中,发现老美的学校是可以任意的选换学科和兼修专业的,还可以选修诸如跆拳道、插花之类的副科补学分。
这和国内的大学不同,国内当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是不能跨越学科兼修的。
有了这个发现,国内出去的留学生,所申请学科一般都会挑老外头大和头疼的冷门专业,因为会有高额的全奖奖学金,还特好申请。
老美的学校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教授要自己拉学生来就读所教的专业课,如果两个学期拉不来学生,他就无法获得学校的经费和赞助,这是要失业的。
所以冷门教授的专业就成了华夏学子出国留学的上上选。顺利打入老美内部后,再选修一门到两门非本专业的学科,都是挑将来毕业后好找工作的那种专业,兼修拿到学历文凭,这才是毕业后找工作的硬家伙。
我当时选修的是统计学。靠在国内血泪上学路上积累的数学底子和死记硬背的功夫,一年半就拿到证书。
所以张主任拿出协议文本和合作意向书这类的文件,想把我这个戴眼镜自称学梵文的书呆子蒙住还是有难度的。
快速翻看完几份文件后,我想说,这厚厚的一堆纸简直是浪费,不就想说明三件事吗!
一是我出钱,电视台出人出设备,回头邀请我和队员上节目,其他的没我什么事。
二就是播出的片子和将来制作的纪录片之类的交换片子,电视台是有绝对的版权和著作权,还是没我什么事。
三是围绕着这次合作产生的一切外围市场效益,比如说场外赞助、冠名、相关产品的销售等等,电视台90%的分成,我只有10%,给多给少还是人家说了算。
真当我是棒槌了!我cāo!我心里开始骂娘了!这不就是和明抢是一样的吗!
打个比方,一个农民辛辛苦苦的开荒、除草、捡石头、翻土,平整出一块地。又辛辛苦苦的施肥、除虫、看护,长出一片果树来。等果树挂了果了,这农民心想,这下能卖个好价钱了。
这时候来了一群人,说我们帮你宣传跑市场,让你的果子卖个高价,挣了钱大家分,农民想也行就同意了。
于是种种市场运作手段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办丰收节、品尝节、采摘节等等,领着各种财主来把果子吃了个jīng光,钱都进了这群人的腰包。
农民说这下好了,赚钱了,于是去找那群人要钱。
结果人家说,老乡,我们帮你前期宣传、中期投入、后期运作,花了老了钱了,我们都亏损了,你看这都是支出单据,你还得付给我们劳务费呢,不过,你再接着种,明年就能收回投资了。
农民傻了,一个钱没收兜,还欠了人家钱。
如果我按照这个合作意向书签了协议,我就成了那种果子的农民了。
好在这种状况,在来省城前做的功课里,都预演过了。我不动声sè的把文件放下,笑眯眯地和服务员又要了瓶啤酒,自顾自的拿起筷子夹起盘子里的剩菜大吃起来。
啤酒上来,小张忙不迭的接过来,给我倒上,又给张主任和他自己面前的杯子满上。小张提议干一个,为了预祝合作成功。
我端起杯子浅酌了一下,就放下了酒杯。他们两喝完了杯中的啤酒,见我得杯子里的酒基本没动,互相看了一眼,没言语。
又过了会,我肯定自己确实是吃饱了,菜堆到嗓子眼了,有点心不甘地放下筷子,喝光了杯子里的啤酒。
张主任递过来颗烟,瞅着烟不错,玉溪。看我点上了,张主任说:“兄弟有什么不同见解就直说,都是痛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