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笑傲一号冰川!1(1/2)
1贺老大这传说中的神人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都没反应过来是该握手呢还是该做什么其他的动作,尴尬地傻站在那里看着老大笑。
还是星星峡见过的小刘过来打的圆场,给我介绍说这就是大漠人俱乐部的领头人,贺军怀贺老大,我这才如梦方醒,上去握住了老大瘦骨嶙峋但是非常有力的双手。
老大身材得有一米80以上,瘦长脸上都是风刻沙蚀的印记,刀刻一般的皱纹看上去有种不怒自威的霸气,握住老大温暖的手,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有种回到家的感觉,八千里路的艰难困苦风雨沙尘都在这历史xìng的握手中化解成了对灵魂的触动之手。
老大话不多,就一句“路上辛苦了,住宿安排好了,跟我来。”寥寥数语,竟觉得是这些天来听到的最让人心安的话。
小刘和贺老大开着摩托车在前面带路,我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在后面相随。这天山南北就是不一样啊!一路都是酷热难耐的沙漠戈壁相随,满眼都是毫无生气的砂石,又刚刚从狂风肆虐如地狱般的困境中走出来,猛然见到绿草如茵、流水潺潺、羊群恬静、牛马悠闲的田园风光,还真有点不适应。
大伙都有种刚从噩梦中醒来,睁眼看到天堂的感觉,我是情不自禁地高唱“俺们XIN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都是烤全羊!”来表达就要到达乌市的欣喜心情的,那几个哥们看着在摩托车上扭来扭去的模样,一定也是在用歌声来抒发喜悦的心情。乌市!我们来了!
渐渐地车队进入了繁华的市区,我心中却升起来异样的感觉,宝山路还是宝山路,可路两边的建筑却不是我10年前首次来乌市时候的建筑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代替了老旧的低矮砖房。川流不息的车流代替了悠闲地围坐在巷子口的街坊们。
红山还是那座红山,可满山闪烁的霓虹灯光遮掩了昔rì威严的山崖,似乎高不可攀的峭壁上一线缆索飞架在旁,怎么看都找不到当年欣喜攀登的那个红山的影子了。
乌市啊乌市,十年前我来过这里,现在却怎么一点也不认识你了呢?车队行进在人cháo汹涌的商业街上,强烈的阳光从层峦叠置的高楼大厦间倾泻在我身上,温暖却无法消除那种站在人群中孤单寂寞的寒冷。
此时我有点糊涂,怎么也想不明白,几千公里跑下来,为什么实实在在地站在了乌市的街头,却没有了当初的欣喜?这难道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抑或是实现了目标后的情感疲乏吗?
车队跟随老大由南及北的穿越了乌市市区,来到位于HE南东路的大漠人俱乐部所在地,老大给我们安排的是在俱乐部旁边不远的一个办事处招待所。我宣布在这里休整三天,大家一起欢呼起来,是啊,该好好休整一下了,人困车乏啊!
XIN疆的太阳落得是真晚啊,天黑的是真晚啊,都9点多了,太阳还在西边迟迟不愿意下去,怪不得老大说这边的夜生活要从晚上10点才开始。
不愿意远走,简单吃了点饭就和小辫他们几个去了大漠人俱乐部酒吧,酒吧是老大的媳妇,大嫂打理的,一进门放眼望去果然是大漠硬**格,酒吧里到处都是军品,不用打听都能想到贺老大准是当兵出身的。
军用的伪装网蒙出的天棚,报话机、草绿sè的水壶、各个时期的军帽、军装、军功章、炮弹壳做的花瓶、12点7毫米高shè机枪子弹壳做的排箫,连烟灰缸都是用炮弹皮做的,仔细一看,茶几是用东方红拖拉机那硕大的轮胎改的。
那时候国内这种主题特sè的酒吧还很少见,大多数都是模仿欧美特点整的四不像酒吧,像大漠人这样的以军品为主要装饰特点,配上摩托车等户外探险元素搭配出的酒吧整体风格,还是很有震撼力的。
贺大嫂憨厚热情,见了我们这些外地的车手亲切的很,一直说离开家那么远不容易,暖暖的话语就像自己家的大嫂子一样,让我心里热热的。
几瓶啤酒下肚,酒吧里的众多车友们就聊到一起去了,事隔多年依然记得与贺老大聊拉力赛的场景,当时我说我个人最大的理想是想去参加达喀尔拉力赛,也很遗憾中国这么大,这么复杂多样化的地貌特点,竟然没发展起来拉力赛、越野赛什么的,看着电视里洋人热火朝天的搞比赛,看着觉得咱们自己真窝囊!
其实那个时候贺军怀先生就已经在策划环塔拉力赛了,在我们激情四溢的讨论国外的拉力赛的时候,贺老大把我拉到吧台边上,问我对在国内搞长距离的拉力赛有什么想法没有?
我想了想,认为如果能组织内地和边疆地区的搞长途拉力赛有看点,老大不这么认为,说这样组织通过的人口密集区太多,从地方zhèng fǔ到各个行政部门协调起来涉及面太大,劳民伤财,还不利于长期的连续的运作,就把他设想的在XIN疆做拉力赛的想法和我大致说了下。
我看着吧台上的地图,听着老大的讲解,听得那是神往心醉啊!想想就那些地名都让人热血澎湃的!艾丁湖、罗布泊、塔克拉玛干、塔里木河!在生命禁区中用飞扬的激情去演绎一番生命的欢歌,这是多么让人激动的事情呢?
我们喝着酒就这样畅想着未来,畅想着环塔拉力赛,后半夜三、四点了都一点困意也没有。
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贺老大就挑头组织起了环塔拉力赛,我作为最早一批知晓这项赛事的人,很为这项咱中国人自己搞的一点不输于达喀尔的赛事而自豪。有热情有理想想用艰苦的赛事证明自己力量的热血汉子们,有机会一定要去参加!
唯一遗憾的就是这些年来被俗世羁绊,好几次都做了去参赛的准备,又被临时发生的变故给耽搁了行程,被迫取消掉。不过,我依然坚信,有生之年我一定会去参加一次比赛的,绝不辜负了老大9年前对我讲这项赛事的构想的那份真诚和信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