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人物二(1/2)
孙传庭
字伯雅,明末名将、督师,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xìng沉毅,多筹略。受命击流寇,诱引农民军至黑水峪,大破之,擒杀闯王高迎祥。后破流贼无数,因反对杨嗣昌方略,屡为其陷害。与洪承畴合剿李自成,设伏大破之,自成以十八骑遁,关中贼悉平。后清军南侵,入援京师,与杨嗣昌论事不协,被诬入狱。嗣昌败,再获启用,督秦兵救援开封,柿园之役先胜后败。yù固守潼关,为崇祯所逼出战,败死,明随之亡。
于柿园一役后,明末复社诗人吴伟业为孙传庭的阵亡,写了一首哀歌《雁门尚书行》对这位出生于雁门的(即代州)的兵部尚书叱咤风云的一生称颂备至:“雁门尚书受专征,登坛盼顾三军惊.身长八尺左右shè,坐上咄叱风云生.”用昔rì的光辉,来衬托悲剧的下场:
急传使者上都来,夜半星侈马流汗.
覆辙宁堪似往年,催军还用松山箭.
尚书得诏初呻吟,撅起长刀忽长叹
古来得失由谁算?我今不死非英雄!
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明朝重臣,松山之败后降清。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rì,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二十七都英山霞美乡(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康熙四年(1665年)去世,享年73岁。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立御碑。他的墓地在běi jīng海淀区车道沟。乾隆因洪承畴为叛明降清的人,列于贰臣甲等列入《清史#8226;贰臣传。洪承畴于崇祯年间,曾辑有《古今平定略》12册。后人又辑有《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及《经略纪要》24卷。
曹变蛟(?-1642),山西大同(今山西大同市)人,明朝名将曹文诏之侄。
少年即随曹文诏在军中效力。为维护明朝的统治,屡次镇压农民起义,很受明朝统治者的器重。先后被任命为济南、参将、副总兵、都督佥事、左都督、总兵官。时称曹文诏和曹变蛟为明朝的大小曹将军。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湖广一带(今湖南、湖北)发生了农民起义,曹变蛟曾南下湖广,前去镇压。此后,大同地区连年灾荒,也不断发生起义,他又奉命北援大同。第二年,曹文诏出兵陕西,镇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曹变蛟随同前往,一直担任先锋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