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剑侠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江南剑侠录 > 第一章 铸剑世家

第一章 铸剑世家(1/2)

目录
好书推荐: 洪荒土地神 藏獒穿越之隋朝 网游之天下美女 背负苍龙 仙神谱 剑剩 超级大修真 有你在身边就是晴天 神印空间 昊天道之俯瞰幽冥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东面紧邻云和、景宁,南连庆元县,西边则是福建浦城县,北接遂昌、松阳两县。境内层峦叠嶂,溪流纵横。又东临温州经济开发区,西接福建武夷山,素有“瓯婺入闽通衢”、“驿马要道,商旅咽喉”之称。

龙泉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如南宋初期哥弟窑祖师,南宋著名学者叶适,北宋宰相何执中,香菇鼻祖吴三公等。

龙泉因剑而得名,凭瓷而生辉!龙泉市生产的龙泉宝剑,相传创始于chūn秋战国时代,至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历史。民间广泛流传着欧冶子铸剑的故事。龙渊也是龙泉最初的名字。据传有一次欧冶子汲水淬剑,忽然出现了“五sè龙纹”,七星斗像,人们就将铸剑的地方称为“龙渊”,把剑称为“七星龙渊剑。至唐代因避高祖李渊名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

时至今rì,龙泉铸剑虽然大多数已经转为工业化批量生产,但传统的铸剑术,仍在民间流传。

2012年夏天,烈rì悬空,炎热无比。

在龙泉市郊区的一间老宅里,正有节奏的传出叮当叮当声。这间老宅依山而建,以土为墙,大门的门框油漆早剥落,经过岁月摧残,显得破旧不堪。

门口的石阶上,一个穿着白sè背心的七旬老人,手里正拿着旱烟杆吧嗒吧嗒的吸着。他竖着耳朵,双眼却凝视着前方。待听到门口传出叮当声节奏有变化的时候,他那张爬满皱纹的脸,小眼睛竟然好像要放出光来。他似乎很满意的嗯了一声,又继续抽着他的旱烟。大门紧闭着,但破败的木门后,隐隐有火光跳动。不时又见一个光着膀子的男子走动着。

一个健壮的中年男子,一身大汗淋漓,黝黑的皮肤上,冒着水珠。他左手捏着铁钳子,右手拿着一个小铁锤,正与他对面稍显年轻的男人,一人一锤敲打大铁墩上被烧的通红的铁料。中年男子集中jīng神注视着,此时任何事都与他无关,时不时翻转铁料。他与对面抡大锤的男子,说来默契也是不错,不管他左手如何动作,这节奏也能跟上,两人配合的可谓天衣无缝。铸剑打铁,上手师父与下手,双方必定需要配合默契,才能打出一把好剑。而这种默契,自然是需要很长时间去培养。

在大铁墩旁,是一个长形水槽,还有一个火炉。火炉上的火光时而猛烈,时而又势小了些。中年男人张了张嘴,汗如雨下,这汗水也要流进他的嘴里。“快拉!”一声猛喝,这手中落锤力量又增大几分,手臂青筋一冒,他对面的帮手也用力的敲了几锤。

俗话说“趁热打铁”,这打铁铸剑,是半会功夫也不能歇。一般人要想成为铸剑师,没有强壮的体魄是不行的。更别说高级铸剑师所要jīng通掌握的技巧。现在所说的大师级铸剑师,也寥寥无几。如果有也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老人家因为身体的缘故,体力远远没有以前好。只能将自己的记忆,传给有天赋的弟子。铸剑大师铸剑,更像是艺术家,不光是靠敲打铸剑,不但要挑选好的材料,掌握好火候,更多的是经验和灵感。往往一柄好剑出炉,所需要的jīng力和时间是无法想象的。有“十年磨一剑”之说,虽然现今铸剑未必真要用十年,但一柄上好的利剑,光打造、雕刻、粗磨细磨,直到剑成,花个三五个月也正常。

这炉上之火,似有灵xìng,在一声大喝后,呼呼的暴涨几分,隐隐冒着青烟。抡大锤的男子,似笑非笑。“我的天呐,您放过我吧。”一个声音不适合的想起,声音略带沙哑。中年男子眼镜一瞪,八字胡都要翘起来。他当当当的敲打着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才与他徒弟相继停了锤。只见他将暗红sè的铁条往旁边的水槽一放,“慈”的一声,一股白烟冒起,弥漫周围。

等白烟散去后,中年男子拿起毛巾擦着脸上和身上的汗水,走到风箱旁。“哎,爸,我是不是可以走了。”一个二十岁上下的男孩站起,迫不及待的就要迈开步子。可第一步还没落脚,就感觉身体有些轻飘飘。中年男子气怒道:“没出息的小兔崽子,你想气死老子吗?让你打剑你不好好学,连拉个风箱也不会。”边说着手中的毛巾就往男孩身上抽。

“别别别,救命啊,救命…二叔救我,哎呀!”被抽了几下,痛得他直咧牙。那个年轻男子只是笑着摇头,他可没法管,以前也有过类似的经验,不过只是打人的不是现在这个人。男孩见二叔见死不救,不知哪来的力气,一下挣脱了束缚,立马窜到一边。中年男子未及反应,本想好好教训一下这小子,却想不到平时干活偷懒,饿死也不动一下的儿子,竟然能从他手中逃脱。气打一处来,他指着男孩骂道:“臭小子,还敢逃,看我今天不抽死你。”说完就追上去,刚扬起手中的毛巾,男孩又窜到另一边。“你来啊,你抽死我算了,抽死我我也不想干这个。”这被汗水湿透的毛巾抽在身上,确实很痛。男孩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他受够了。

“你想成为铸剑大师想疯了,我不想干,为什么要我干。你打死我好了。”男孩一脸硬气,嘴里不停说着,脚步却没有停下。两父子就在铸剑房里上演一场追逐戏。被追到就是一顿鞭打,他老子打了几十年铁,手劲足的很。虽然从小没少被抽,但这次,男孩可是鼓足勇气,要与父亲摊牌。他从来没想过要成为铸剑师。

他二叔索xìng就退开来,这样的情形,让他想起当年自己的经历。当年父亲何尝不是这样对自己,他们杨家铸剑术,传载了几千年,在他这代之前,家族中的男人,必须要学习铸剑术。到了他这一代,只剩下他和大哥杨龙,大哥是长子,大他十二岁,自小就是在炉边听着铁锤声长大的,天生就是为传承杨家铸剑术。他杨虎,从小也是个叛逆的xìng子,一听要开炉铸剑,人都跑的没影。最后经过父亲几年的“教育”之后,才静下心来学习铸剑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了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