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还没准备好(1/2)
东山省东海市位于黄海胶州湾的东北岸,是一个港口城市,依托天然良港优势,轻工纺织业和贸易行业都相对比较的发达。城市建于一个丘陵地带,城内建筑都是依山而筑,郁郁葱葱间映衬着天光海sè,形成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雅致景sè,又因为冬暖夏凉的迷人气候,自然成为了国内外著名的度假胜地。
在东海市的老城区市南区有一座观象山,这里是中国气象事业的发源地,至今仍然保留着中国海拔水平原点的起始标记。山脚下是一片密集的筒子楼,那里是东海市港务局的宿舍区,数十座方方正正的灰sè六层建筑整齐的排列着,这里就是荣天正的家。
此时,这个在外人看来天赋异秉的神奇小子正趴在床上正自娱自乐呢,手里拿着一本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的唐诗三百首,啃着手指头正琢磨着再跟家里人要本什么书读读好呢,为了不要太惊世骇俗,他已经很克制的让自己装的更像一个五岁的小屁孩,不做什么过多的刺激家里人的举动,但85年的中国大陆实在没有什么玩具能勾起他的兴趣,玩具积木,幼稚;电动汽车,没兴趣;模型手枪,扔掉;为什么大人们就不能理解一下神童的苦衷呢。
一番挣扎之下,只能是以读书为乐了。即便是克制再克制,他所表现出来的也不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应该有的行为,从出生开始,荣天正的表现就大异常人,不仅一岁的时候就能开口说话,同时还聪明无比,识字、算数、认东西,这些应该幼儿园学的知识,荣天正在两岁之前就全部搞定,然后又开始了让人不可思议的读书行动,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唐诗宋词、童话故事、成语小说,甚至还被发现偷看报纸和登着美女图片的杂志,这一切都成就了荣天正在两岁的时候就被冠以神童的称呼。
就在街坊邻居都在纷纷羡慕荣家后继有人的时候,荣天正却异常的郁闷,“看别人都是重生到什么大学啊,高中啊,即便干不了什么大事,至少还可以凭借多出来的经历,拿着后世才有的情书啊、情歌啊什么的泡泡妹妹嘛,可到我这怎么就给打回原形从头开始了呢,我的神仙姐姐啊,这rì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
1980年的12月20rì,荣家长孙呱呱落地,这让刚刚远航归来的荣家老爷子荣祖明高兴的不得了,大摆三天流水席招待亲朋好友邻居街坊,还在宴席上当众给宝贝孙子取名天正,就是希望这晚到的孙子能够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给荣家光宗耀祖。
荣家祖籍不在东海,而是在江苏省的连云港市,荣家祖上就是以跑船为生,在新中国成立后,荣家老爷子荣祖明更是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代远洋海员,从普通船员成长为大副,常年往返于rì本、东南亚等外贸货运航线。为了方便工作同时也能照顾家人,荣祖明在60年代举家迁到了远洋公司所在的东海市。荣祖明的长子荣友君子承父业,在高中毕业后也进入了东海市港务局工作,从码头工人干起,逐渐成为一名基层的政工工作者。因为荣友君有四个弟弟一个妹妹,大大小小一家八口人,所以,尽管爷俩在港务系统,收入也都还算不错,但为了供弟妹们上学,荣友君一直都没顾得上忙活自己的终生大事,直到三十岁的时候才与书香门第东海章家的大姐章卿兰结成夫妻,自然也演绎了一段传奇的故事。没能早点抱上孙子让荣家老爷子荣祖明很是焦急,在荣友君婚后就不断催促他添丁增口,荣友君也确实能干,结婚第二年就造人成功,80年底就顺顺利利的给荣家添了一个宝贝孙子。
荣天正出生后,荣祖明是第一个从大夫手里接过孩子的,这六斤多重的大胖小子让荣祖明越看越喜欢,冲着孩子一个劲的哈哈直乐,孩子在充满好奇的看了他一会之后,也跟着咯咯咯咯地笑起来,这让荣祖明更是异常的兴奋,直说这孩子生下来就会笑,绝对是百年不遇的神童,将来一定能成大器,像是荣家的苗。荣祖明此时绝对想不到,他怀里的宝贝孙子,不仅能笑,还拥有着28岁的成熟心智。至于将来能成什么样的大器,还得看他荣天正自己想怎么干了。
荣天正其实是被吓着了,他的意识还停留在禅房与玄因大师论禅的那一刻,只记得窗外本是晴朗的月夜,却突然起了一层浓雾,荣天正睡意翻涌,跟玄因大师致了歉之后就睡在了禅房,等他再醒来的时候就看到了眼前一张刚毅的中年人的脸庞,他看这正哈哈大笑的中年人甚是面熟,正想好好琢磨一下他究竟是谁时,却突然发现一个问题,“我怎么会以这样从下往上的角度跟他对视?”等到再四下活动活动,却赫然发现自己居然浑身被襁褓包着。
“怎么会这样?”
一瞬间他就想起,眼前这人不正是自己去世多年的爷爷吗?但是,哪里是这么年轻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