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中山路商战(1/2)
梁爱国、梁爱华兄弟的广东之行获益匪浅,与数十家广州的大批发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说起来,东海市的中山路商户联盟的成功对于广东的批发商们造成了巨大的轰动,每个月两百余万的巨大采购量让陆家振、黄海、高博等人每每都需要从广州的批发市场疯狂扫货才能完全消化,而各个厂家也愿以赊销的形式与陆家振等人合作。虽然陆家振等人与东海荣友东的合作方式需要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但其中的商机却更加让人振奋。
如今,同样来自东海的梁家兄弟抛出了比荣友东的中山路商户联盟更加诱人的条件,承诺的采购量比荣友东的中山路商户联盟高出近一倍,而付款周期也只有短短的一个月,这无疑让广州的大批发商们看到了更加壮阔的前景。于是,没有费多少力气,梁爱国和梁爱华兄弟就从广州的经销商手中拿到了与荣友东近乎相同的合作条件,采购价比市场批发价低了近三成,而且供货量被严格保证。
与此同时,牛三与周毅也在与中山路部分商户的私下接触中获得了进展,他们原有的客户在得知能够以不超过广州批发价的优惠价格进货后,纷纷表示愿意与他们继续合作,此外因为荣友东刻意控制采购量而没有能够参与到中山路商户联盟统一订货的商户也加入到他们的供货体系当中。一旦双方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牛三、周毅这些在中山路商圈闯荡了许久的老江湖自然比荣友东这个初涉此地的新手占据更多的优势。
在梁家兄弟与庄大勇、周毅等人谋划之处,梁家老二梁爱华就清晰的为大家分析过,荣友东之所以没有借助最开始的声势继续扩大zhan有率,不是他没有这个野心,而是没有能力消化更大的采购量,他之所以把统一订货量一直控制在每批两百万左右,就是因为这个采购量是与荣友东保持密切合作的市运输公司四队的最大运输能力,再增加采购量,荣友东就没有办法保证及时供货。为此,梁家兄弟和庄大勇、周毅等人在这个环节上进行了周密的设计。
85年6月,东山省撤销了省运输联合总公司的编制,将权利下放,在每个城市成立市运输总公司,东海市运输公司也就此改组为东海市运输总公司,下属各个车队也分别组建分公司,与荣友东有密切合作的运输四队也改组成为现在的东海市第四运输公司。虽然第四运输公司主要运营东海至广东的运输线路,但毕竟只有大型货运卡车二十余台,刚刚能够满足荣友东每批两百万左右的运输量。
为了能够在运输方面保持对荣家的优势,梁家兄弟商议由交际能力较强的庄大勇出面解决运力的问题。恰逢运输总公司改组,各个运输分公司都在积极的承揽货源,对于庄大勇抛出的每批近四百万货物的运量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热情,很快,第二、第三、第五运输公司都与庄大勇等人签订了长期承运的协议。一时之间,梁家兄弟与庄大勇等人的联合体拥有了五十余台大型卡车的运力,消化他们前期取得的四百余万的订货绰绰有余。在与荣友东的直接竞争中,梁家兄弟似乎逐渐占据了上峰,为此,他们还专门为自己的联合体起了一个时髦的名字叫中山路贸易商会,与荣友东的中山路商户联盟正面对抗的野心显露无疑。
9月18rì,在中山路商户联盟九月份第二批订货还没结束的时候,贸易商会的首批订货运抵东海,统一订货的范围涉及近半数的商户,如此以来,中山路商圈近八成的商户都以低于东海市场价近三成的价格开始销售几乎与南方同步上市的新鲜商品,嗅觉敏感的东海市各大媒体已经意识到了中山路商户联盟和新进成立的中山路贸易商会之间的对抗已经一触即发,随即展开了连篇累牍的探源、揭秘、追踪报道,而东海市民的消费热情也被瞬间点燃,利用各种时机蜂拥而至,中山路商圈的火爆更胜往昔。
与此同时,梁家兄弟领衔的中山路贸易商会还有意无意的宣传商会还富裕大量的运输能力,能够接纳更多商户的订货,于是乎,又有部分因荣友东运力所限无法承接的订单流向了贸易商会。荣友东眼见本来十分牢固的商户基础,收到贸易商会的冲击出现了松动,无奈之下,在9月20rì订货结束之前,又让出自己的一部分利润,以低于广州批发价近一成的价格接受商户的订货,牢牢的控制住自己在中山路商圈的35%的份额;而梁家兄弟的贸易商会也不甘示弱,紧随荣友东之后,在9月22rì结束订货之前也将订货价格降至与荣友东的相同的水平,随后以450万的订货额满仓结束订货,占据了中山路商圈55%的份额。此时,荣友东主事的中山路商户联盟和梁家兄弟领衔的中山路贸易商会之间的这场没有硝烟的商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
荣友东此时感觉到了压力,在结束了订货之后,就叫上几个哥哥回荣家老宅,与老爷子荣祖明商议对策,毕竟中山路商户联盟也算是荣家的第一个产业,在东海市也颇有影响,如今遇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自然要集合大家的想法筹划一个万全之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