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恶人(1/2)
刚进家门,一会还有事情,先更了。
************
张瑞敏是林风非常崇拜的一个人,他的海尔可以说是中国企业的管理教科书。一九九五年正是张瑞敏大展拳脚的时候,他的方法应该适用于这个时代的变化。
“说说看。”赵旭ri有一个难得的优点,他只量才看人,从来不管那人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在他眼中,林风分明就是一块璞玉,虽然还未经雕琢,却熠熠生辉。
尤其是林风的话句句都砸在赵旭ri的心窝上,林风说的话和他的改革理念非常的接近。或许两个人思想的碰撞,会激发出新的灵感也说不定。
赵旭ri觉得林风就是一处宝藏,或许他本身还只是一个孩子,却是化学实验里的催化剂,能给人很多的启迪,让人少走弯路。
林风感觉到赵旭ri的兴趣,便说:“假如县医院的四层楼有一千块玻璃,而要保持玻璃的干净,你要怎么做?”
赵旭ri思索了片刻:“当然是按时清洁了。”
“擦玻璃和其他事情一样,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们都知道玻璃脏了要按时清洁,可是县医院的玻璃真的能保持干净吗?”林风问。
赵旭ri难以回答,如果县医院的玻璃真的能够保持干净,也就不需要他去当院长了。
两人聊的是擦玻璃,指的却是由此扩展开来的整个管理系统。如果连擦玻璃都擦不干净,还谈什么改革,如果连县医院都振作不起来,还怎么振兴穆河?
“如果是你,要怎么做?”赵旭ri问林风,他知道林风既然提起这个话题,一定是有深意的。
“在每一块的玻璃上贴两个标签,一个标签写着谁来负责擦这块玻璃,另外一个标签上写明谁来负责检查这块玻璃。”
“如果玻璃不干净,那么作为一个领导,不要去问谁擦这块玻璃,而是要去追问谁负责检查这块玻璃。上行下效,人人负责,大到一整个医院,小到一个开关,都要做到有人管理有人检查有人复检。只有严格做到这一切,才是一个企事业成熟进步的标志。”林风说。
这一番话,其实是张瑞敏在某次会议上提出来的,还额外讲了一个关于男女恋爱的笑话,博得哄堂笑声。林风没有说笑话,因为他觉得效果已经足够了。
赵旭ri思索着林风的说法,这样做的管理成本一定会上升,可对于沉疴在身的县医院来说,矫枉不怕过正,只有雷厉风行破而后立,才能让医院从死气沉沉中复活过来。
“医院有自身的大目标,一个管理者所要做的,就是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项具体的责任,并把责任分担到每一个人的身上,要每一个人都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目标。这种方法就是张瑞敏的oec管理法。”林风说。
接下来,林风把他所记得的有关海尔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其中有海尔的ri清法,6s法和8020原则。这些都是张瑞敏在国内首先采用的方法,或许用在县医院上有点杀鸡用牛刀,不过林风却坚信,只有把每一场战役都当作决战,才能成就伟大的将军。
赵旭ri聚jing会神的听着,唯恐错过一个字。林风说的很多方法他闻所未闻,可是只要林风一说明,他立刻就意识到这些方法都可以用在企事业单位的改革上。
随着林风的话,赵旭ri几乎推翻了之前计划的百分之八十,林风传递给他的信息就好像阿里巴巴的宝藏,打开的那扇门里,有无穷无尽的财富,让他享用不尽。
虽然赵旭ri已经四十几岁,此刻却如同一个孩子般的兴奋,这是他很久都没有过的冲动。他恨不得立刻就把林风说的话都消化掉,把张瑞敏的那些管理方法移植到县医院。他有一种敏锐的直觉和预感,县医院的改革一定能成功,而他赵旭ri,说不定会因此迎来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机。
四人一边喝酒一边抒发着各自的见解,而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林风的个人表演。等他口干舌燥的结束滔滔不绝的旁征博引,才发现他不知不觉已经喝了三瓶啤酒,而时间也到了晚上十点钟。
“我该回家了。”林风挠挠头,虽然出来是经过老爸同意的,可想到最近心情不佳的他,林风还是不敢冒险。
别看他现在意兴飞扬指点江山,可真要是面对凶神恶煞的老爸,别看他有一颗三十岁的心,挨揍的时候也丝毫没反抗的余地。
赵旭ri意犹未尽的说:“你方才说的很不错,对我很有启发。”
“赵叔叔过奖了。”林风一笑,他已经给赵旭ri留下了足够的印象。未来的数年是赵旭ri火箭一般的上升期,如果能够和他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他的个人发展应该有很多的好处。
“我儿子跟你差不多大,要是有你一半的见识就好了。”赵旭ri想到他那个不学无术的儿子,颇有感慨的说。
已经喝了五瓶啤酒,眉眼有点迷茫的张槐一听,不禁笑起来:“老赵,我看你和林风挺像,都是能干大事业的人。你干脆认他当干儿子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