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到底谁胜(1/2)
() 大楚建国近七十年,太祖、太宗创业,如今高祖守业。一家都还有本难念的经,何况是一国。高祖即位以来,磨难不断,大旱、暴雪、洪灾接连不断,为此这位大楚至尊不惜下罪己诏。为充实国库,一而再再而三的削减宫中用度,甚至连那位贤淑的皇后娘娘都穿布衣,亲自在宫中种菜。深更睡,三更起,据说每天批阅的奏折都能堆到一人高,劳心又劳力,做皇帝做到这种地步,哪有升斗小民来的逍遥自在。
守业总比创业坚。
太和殿是大楚皇帝上朝听政的朝堂,这一rì朝会期间,左右两排文武默然肃立,静候高祖临朝。文武之间泾渭分明,坐看两相厌,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脸sè。尽管现在武将得势,将文臣打压的苟延残喘。但双方谁都明白,无论哪一方都无法彻底的消除对方,就像道之两极,天之南北。
朝会时间已过,皇帝迟迟未到。众臣虽然心下疑惑,但却仍然耐心的等候。这位赵家天子极为勤勉,迟到这种事情很是罕见。上次有位极为得宠的太监首领心疼皇帝身体劳累,逾时未将之叫醒,便被这位严苛的天子交给自己的贴身太监处置。而那位胖乎乎、笑眯眯、看起来和蔼可亲的太监总管高力士当着众人的面,硬生生的将之杖毙,场面血肉横飞,惨不忍睹,手段yīn狠毒辣。
这位赵家天子不但对内严苛,对外也是杀伐决断,
“朕一生执掌干戈,何须他人多言。”
时间渐渐推移,皇帝仍不见人影,就在众臣渐渐焦躁的时候,侧门处突然走出一位身穿月白sè僧袍的中年僧人,其身材偏瘦,右手持一念珠,脸带微笑、面目慈悲,如佛陀拈花,一副大得高僧之相。
众臣看到僧人之后,全都感到诧异无比。等到僧人完全转出身来,满殿文武顿时愤怒震惊,他们苦侯不至的皇帝陛下犹如虔诚的佛门信徒一样,亦步亦趋的跟在僧人身后,走了进来,对满殿文武恍若未见。
大楚王朝崇道抑佛,对佛门向来不假辞sè。此中必有古怪!
妖僧!
两名金瓜武士怒吼一声,向着僧人扑了过去。僧人恍若未闻,轻声诵经,
“大梵王言,正法像法末法,及后五百岁者,是谓何世何国然也。”
声毕,武士至。殿前武士均是出自军中的jīng锐甲士,武力惊人。然而两名武士冲到对方身前三尺之后,再也难进寸缕,随后僧人身上光芒一现,两人飞退而回,犹如被巨石击中一般,跌落在地上立时毙命。
文臣倒也罢了,毕竟他们没有多大战力,但是朝中武勋却是相顾骇然。月白僧袍、青sè佛光,视人命如草芥,这些特征无一不在指向一个人,双禅寺下禅院李药师。面对这尊出手无情、杀伐无数的杀佛,竟无一人再敢上前阻拦!
一身月白僧、犹如出尘圣僧一般的李药师轻步向着殿外走去,而皇帝陛下对此一切视如不见,只是脸上的神sè愈发虔诚。李药师边走边诵经,似乎正在为赵家天子讲解佛经,
“佛言。其世是人间世。而非天世及龙世也。亦复其国。是阎浮中。随机诸国。非必一国。”
李药师带着皇帝陛下眼看便要走出太和殿,在离殿门只有三步之遥处,这位佛门下禅院近百年来最杰出的传人突然停下脚步,停止诵经,看向殿外。
太和殿门外,石阶顶端、两根粗大的梁柱中间不知何时出现两人。一位青sè襦袍的中年男子,手里牵着一位垂髫男童,站在殿外看着殿内众人,面带微笑、儒文尔雅。
一道门槛,殿内殿外,两片世界。
李药师看着殿外脸sè略显苍白的中年书生,眉头轻皱。垂髫童子上前两步,双手执诺作揖,开口发问,稚气未脱。
“敢问大师,如何可见如来?众生何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