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5——26回)(1/2)
() 第二十五回
老寺院烧成废墟新庄主重建庙宇
却说契此救出知府老爷的夫人与千金小姐,还把他们送了一段程路,直送到山口才赶回,感动得母女俩热泪盈眶,千声万唤契此是活佛,是他们救命恩人,再三拜谢后,方才起轿回府。
知府老爷的夫人和小姐回到府里,一头扑在老爷跟前,如此这般地告了天华寺那些假和尚一状,气得州府大老爷咬牙切齿,拍桌打凳,当即将护送夫人与小姐的侍卫打入大牢,其余随从挨了杖鞭。他对啼哭的夫人和女儿道:“别难过,老夫启奏皇上,派兵捉拿凶犯便是。”
正是秋风萧瑟,百花凋谢之时。皇上准奏,当即下旨知府,带兵到天华寺捉拿凶犯。州官亲自出动,骑着高头大马,亲率千余名官兵浩浩荡荡直奔天华寺,他的夫人及女儿坐着小花轿,在队伍后边跟进,到天华寺辩认凶犯。他们还没赶到松树道上,早有人通风报信,风空等野和尚像兔子那样四蹄蹦跳,逃之夭夭。方丈云清和尚听说来了官兵,料知大事不好。但他又不得不将全寺僧人喊到大雄宝殿面前的场地上列队迎候,全寺几百僧人从大殿门口一字儿站到松树道上,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热情迎接。
知府老爷坐着高头大马,走在头里。身后跟着杀气腾腾的步马卒。他走进寺院大门,滚鞍下马。一个士兵当即从他身后接过披衣。只见他手里的鞭子向他的士兵们一挥道:“你们都给我听着,先将这些僧人统统抓起来,严实捆绑;寺院的先后门都给我守住,只许放进,不许放出一个。”
顿时,天华寺杀气腾腾,yīn风四起,黝暗的松树道更加昏暗起来。千把个官兵扑向僧人,双方展开冲突。僧人们也不是轻易可擒的。他们用拳头、棒棍出手回击,几个会合下来,互有损伤。但士兵们毕竟经过严格训练的,僧人们哪里是他们对手。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个个缩手就擒,押至大殿前开阔地上,几十名僧人串绑起来,象被抓获的青蛙那样不能动弹。方丈云清禅师还没开口,知府老爷走到他的跟前,对他冷笑几声,出手给他两巴掌。大骂他在寺里养了一批流氓。当即取出圣旨宣读。
“圣旨下,江南天华寺僧人作恶多端,不守佛规;强抢民女,调戏女香客;偷民家畜,拦路抢掠;此等僧人,危极社会,民愤极大,故令知府率官兵前去捉拿,踏平寺院,不许再借点香念佛之名扰乱天下。钦此!”
知府老爷读毕圣旨,命令受缚的僧人站成一列横队。他走到两顶轿前,扶下夫人与女儿,叫两人到僧人面前逐一辩认,寻找风空等几个野和尚。
方丈云清双手反绑,双眼噙泪,对夫人道:“贫僧管教不严,那天夫人和小姐受惊了,望仔细辩认,莫放过恶人!”
知府老爷手起鞭落,喝道:“休得多言,此等寺院,怎能教人修行念佛?分明网罗天下恶人,姑息养jiān,残害天下良民。”还没待州官说完,云清和尚已被两个士兵出手打翻在地。
经过夫人和小姐仔细辩认,没有找到风空等野和尚。母女二人朝府老爷摇头,示意这些僧人里没有野和尚。知府老爷没找到凶手,便挥动鞭子向对方丈出气,对他拳打脚踢。
这时,契此从田庄跑来,看见全寺僧人被绑,愣了一下。急忙朝寺院大门退去,还没挪动步子,被官兵擒拿,押到大雄宝殿门口。知府老爷以为他就是凶手,连忙喝人将契此严实捆绑起来,准备用刑。知府老爷的夫人看见契此,当即与她的女儿一起跪伏在契此跟前,朝着老爷喊道:“放开他,他是救人恩人。那天,幸亏他救了我们。不然,咱母女俩早没命了。”
契此被放开,他走到方丈跟前道:“师父,风空等人闯下祸,回来没跟你说起这事吗?”
云清和尚手捧佛珠,低垂着脑袋,不停摇头,扪声不响。
知府老爷以为方丈事先知道,故意放掉这些野和尚,气愤地朝手下人喝道:“我看凶犯往哪里逃走?走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倒油点火,快给我倒油点火!把这座寺院给我烧掉。不许这里僧人残害天下香客了。”
契此连忙跑到夫人和小姐跟前央求道:“阿弥陀佛,不看僧面看佛面,大施主,求老爷手下留情呀!”
知府老爷哪里肯听,吩咐手下官员,带着官兵蜂涌般冲进殿宇和僧房,倒油的倒油,点火的点火。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一片呐喊。可怜宏伟巍峨的天华寺变成一片火海,毁于一旦。契此跪在知府和他夫人、小姐跟前苦苦央求,才留下烧不掉的几尊菩萨金身。即使神像没有被推倒,但被浓烟熏得面目全非。
在契此的再三要求下,知府老爷下令将所有和尚松绑,要把云清和尚带回顶罪。契此连忙拦住知府老爷,拉住夫人与小姐的轿杠,苦苦央求,才没有把方丈带走。
众僧人面对寺院满目疮痍,既对佛门遭此劫难而痛心,也对风空等野和尚犯下的罪孽痛恨,他们站在已成焦土,看着仍冒着青烟,雾气腾腾的昔rì殿宇和僧房,长吁短叹而一筹莫展,有的蹲在断墙倒壁边暗暗落泪。方丈云清和尚已气倒地上,嘴里除了念“阿弥陀佛”,说不出别的话来。
契此看到这一情形,也痛苦万分,他抱起地上的方丈,把他放在方丈室前那一块青油石上,这块石头是方丈云清往昔歇憩之处。他躺在上面,用手说话,吩咐契此将所有僧人喊到他身边。
僧人们失去寺院,犹如失去赖以生存的家舍。他们站着等待方丈指点迷津,契此见方丈一时没了主意,叹息道:
“师父,天无绝人之路,当心身骨要紧。众师兄一心念佛,投奔寺院修行,向来遵循道规,非违背佛门之辈,今受此难,无不悲叹。以弟子之见,师父带他们投奔奉化岳林寺栖身,待等时机成熟,再作计议。岳林寺想必会哀怜我寺劫难之苦,伸手援救的。”
众僧人听了契此的话,无不赞同。倒叫方丈云清脸露难sè,他长叹一声,泪如雨下,拭把泪水道:“暂投岳林寺倒是好主意。须知我寺祖师多年积蓄,留下丰厚田产,大片山林,海涂沙滩甚广,此等怎能带走?寺院烧成如此模样,岂能鸟兽散?理当收拾残墟,保存大小佛像,要作妥善整理堆放。倘若一走了之,对不起世代祖师,也无法向各路香客交代。”
僧人们一听,觉得师父之言之有理,但谁也提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众僧人站在边上,光秃秃的头皮在阳光下闪亮,如插地蜡烛,哑口无言。
契此见众师兄如此沮丧,反倒提起jīng神,对众人笑出声来。他挺着大肚子,手摸头皮笑道:“师父,你别焦急,弟子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众僧人见契此坦荡的样子,抬起头来盯着他,盼望契此说出听听。
方丈云清道:“契此呀,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说不好说的,你想说什么尽管说好了。”
契此笑道:“师父,寺院落得这般样子,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叫谁也不愿再在这里留下。你们倘若信得过我,不妨让我长留此地,守住这么个烂摊子。至于田产、山林和寺院里的所有收入,我如数上缴岳林寺,你看意下如何?”
方丈云清一下子从石头上坐起,拍了一下大腿,双眼盯着契此道:“好主意,我也有此想头,只是不好出口,怕你不愿接纳,今你自告奋勇,愿意担此重任,我当然相信你,唯你能收拾这个摊子。”说罢,从石头上跳下,拉住契此,继续道:
“弟子,本寺师弟中,任你挑十来名jīng壮僧人,拜你为师,你等同心合力收拾残局,老僧死亦瞑目矣!”
契此当即从僧人中物sè了一批身强力壮,吃苦耐劳,专心修行的僧人。方丈将契此按排在一把大椅上,要他端坐在那里,接着,他把这些留下的僧人喊到契此跟前,自己带头向契此双膝跪地,各人手捧清香,磕了几下头。然后,众僧人手中的清香举过头顶,对天起誓道:“寺院受难,佛门不幸;今拜契此为师,重振山门,继承香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心念佛,遵守佛规,我佛可鉴。”
众僧对天誓毕,云清和尚拉住契此的手道:“老僧无能,治寺不力,以至此况,天华寺交托与你了,如能重振旗鼓,此地更名为‘岳林庄’,你作为庄主,把持寺庙,望其rì益复兴。”说罢,双手合十,念了几声“阿弥陀佛”,带着众僧人,走在天华寺门前松林道上。他看着路边还未烧毁的几株老松树,感概万千,对身边的契此道:
“老僧来此,是小弥陀,与师父种下这批松树,几十年来,老僧一直未离开天华寺。今我去树在,寺院焚烧,我之罪也,阿弥陀佛,天哪,天意哟!”说着,悲愤至极,抱住一株老树,放声恸哭,身子差点跌倒地上。
契此当即抚住云清禅师,劝慰道:“师父,事业兴败,天人所为也;今寺已败,虽人之故,亦天意也;唯天人合一,佛兴盛而不衰矣!”边说边扶着方丈走在松林道上,嘴里默默地念着:
“增益皆闻德,禅及思维业。
善修于梵行,而来至我所。
劝施发欢心,修行心原本。
意无若干想,皆来至我所。”
方丈云清禅师听契此念毕,惊愣不已。发现契此有这样的佛xìng,自知勿如。他们走在前边,身后是长长的百来个僧人跟着。在秋风萧瑟之中,风舔起了他们的僧襟,他们告别这块土地,有说不出的难受,只有契此仍然脸带笑容,乐观而不悲哀,他对云清禅师谈着重建寺院的设想,谈到每年保证给奉化岳林寺提供的钱财粮食。正当他们走在路上,谈得起劲,周边村庄的百姓闻声赶来,他们拦住僧人不让走。云清禅师站到一块大石头上,向大批乡民们宣布道:“众位施主,天华寺落得这一步,老僧之罪过也,今我离此而去,投奔他处,将破烂摊子交给我的弟子契此,你等务必象以往那样布施,让我弟子立住脚根。我今一走,便是圆寂,亦放下心矣!”说得边上人心里酸酸的难受。
契此站在云清禅师旁边笑道:“施主们,你们要支持和信赖我,贫僧要在一年内重建寺院,让天华寺香火再旺盛起来……”
第二十六回
燕子含泥呕心血契此设法度难关
契此想重建天华寺的声音传遍了周围沿海村民,那些香客听了无不欢喜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