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55——56回)(1/2)
() 第五十五回
说轮回穷汉得福笑财主苦海无边
布袋和尚领着樊老大朝僧厨后边古井走去。樊老大边走边询问道:“师父,古井有啥可看,我们桃花巷里有三眼井,看了才有意思呢。”布袋和尚肩着布袋手提禅杖,大摇大摆走在头里,笑而不答。
“师父,到你僧房坐坐,坐一会,我马上回家。”
布袋和尚仍然不吭声,嘴里却轻轻念着佛经:
“……此土他方菩萨会,广现神变宝窗中;
佛身白毫光八方,常说不退法轮回;
众生但能修福业,屈伸臂顷值慈尊;
沙河诸佛由斯现,况我本师释迦文……”
“师父,你嘴上不停地默念,到底念的啥哟?”
布袋和尚仍然一声不响,只顾自己念着。弄得憨厚老实的樊老大不自然起来。默默地跟在后边,不再多问。
不一会,二人走到古井边上,许多人在观看,人们的眼睛朝井里看着,只见井里黑洞洞的,yīn森幽暗,什么也看不见。有不少人朝井口一张,便回头。人们看到布袋和尚带着所谓大施主走来,连忙往后退去,有的皮笑肉不笑的让开,哄笑声不绝,布袋和尚问他们看什么,他们回答不一,有的说看见井里人头晃动,有的说井里有根木头,有的说井里yīn沉沉的,什么也看不见。布袋和尚笑道:“这么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贫僧告诉你们,生命空间,轮回不歇;一心念佛者,对佛真心,可以看见自身来生。倘若表面上念经,实则有口无心,对佛不虔诚者,怎么也看不见井里有什么东西。”
有个香客不高兴道:“师父,我多次朝井里看,一点东西也没看见。可我一生信佛,作何解释?”
布袋和尚笑着用手指着自己心窝道:“佛在这里,不在嘴里。”说得人们一阵哄笑,那人拔腿就走。
樊老大走到古井边上,朝里观看。刹那间,井里出现一道亮光,光芒四shè,照亮了整个井面,古老的水井渐渐变大,成了一个空旷的场地。他吓了一跳,连忙把脸转向布袋和尚。布袋和尚仍不吭声,对着樊老大笑。樊老大盯着井底,见里面出现一班人马,前面有人鸣锣开道,后边有人举着“回避”、“肃静”牌子,最后边有顶八人大轿。轿里坐着面目不清的大官。他正想询问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将他拉到边上,笑着道:“恭喜大施主,你的来生看见了吗?”
“来生,什么来生?”
“世间一切生灵,生生死死,轮回不绝。一旦成佛,到达极乐世界,脱离尘世,不再轮回。井里官轿,便是大施主来生受用的。今世修行,积德从善,来生荣华富贵,福禄齐全。”
一席话,说得樊老大更加惊怪起来,笑道:“师父,你说的话,我听懂了。我回家真心修行念佛。”说后,连忙告别。
樊老大回到家,虽住草棚屋,但他心里乐滋滋的。见人就说自己提三斤油捐献给岳林寺,僧人们不但以最隆重的礼节接待他,而且布袋和尚还亲自带他到古井里看自己的来生。他跟人们说得有眼有鼻,说得人们心里痒痒的。再说,谁人不想今世活得快活,来世更比今世好呢?不管谁,都想知道自己来世。消息传到牛管家的耳朵里,他很想证实有无这件事。便含着笑脸走进樊老大的茅屋,一见樊老大,无比亲热,仿佛没发生过磨擦似的。他朝屋里打量了一下,装作挺关心的样子,笑道:“樊大哥,你这人呀,去岳林寺拜菩萨,怎么不跟我说声呢?听说你只带三斤油去,让人听了笑话,多寒酸!要是对我说声,多提几斤,说不定还要体面呢。”
心地善良的樊老大,见牛管家脸带笑容走进他家茅屋,不觉一愣。联想到“黄鼠狼给小鸡拜年”这句老话。想到牛管家欺骗他,榨取他三年血汗钱,令他永生难忘,他一想起,心里作痛。在这痛苦之时,布袋和尚亲口教他的话在他耳边响起: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佘我何?
宽却肚肠须忍辱,辖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常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征得六波罗。”
事先,牛管家清楚,见到樊老大,对方不会给他好脸看。但他急于知道自己的来世。今世,自己即使出于一个丫环的肚皮,这一美中不足永远无法弥补。然而,活得倒潇洒,酒醉金迷,荣华富贵,当上富贵人家之主。来世怎么样呢?这个谜,一直未曾猜透。所以,一听说樊老大捐给菩萨三斤油,来生便有大官做。要是自己捐给十斤油呢?说不定做一朝天子,黄袍加身。此刻,他站在樊老大的茅屋里,见对方默默无言,猜测心中还有气。便笑道:“樊大哥,我知道,你在生我的气。我牛某人不计较,我对得起自己良心。”
“良心,你也知道良心?请问,你的良心是什么?”
“哎,樊大哥,我不是来吵嘴的,我想问问,你真的去过岳林寺?那寺院里真有古井?从井口往里看,真的能看见自己来生?”
“还会有假?不信自己去看嘛,我会瞎编吗?”
“当真?”
“谁象你那样骗人?”
“你知道自己来世做官?”
“我会不会做官对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晓得自己来世的rì子?”
“你猜我来世怎么样?”
“今世做主子,来世当然人上人。还会有错?”
“樊大哥,我就讨你这句话。”说着,装作挺斯文的样子,向樊老大拱手告辞,走到门口,丢下句话:
“嘿嘿,捐三斤油有官做,我捐他十斤,官帽一定比你的大?”
那天,话说岳林寺钟鼓敲响,木鱼不停,正门大开。全寺僧人,身穿袈裟,手捧佛珠,口念阿弥陀佛,列队整齐,从大门口排到大雄宝殿,排场之宏大,气势之雄伟;风吹彩旗呼拉拉飘舞,琴瑟呐唢阵阵沁心;各殿神像闪光,香客绰绰;全寺香火缭绕,烛光通明;众人见后啧舌,无不翘首惊叹。他们预料一定有大施主到来。街头巷尾的人们奔走相告。不一会,人们前呼后涌,直奔寺院。细打听,才知寺院放斋结缘。宁波知府和奉化县里头面人物都要到场;杭州灵隐寺、鄞县天童寺、阿育王寺、天台国清寺及周边寺院的方丈光临赏目。那天,又轮到布袋和尚坐班。他咧着嘴巴,笑嘻嘻地进进出出。一会儿接待各路香客,一会儿放斋济贫,忙得不亦乐乎。
岳林寺僧人把众贵客和各路施主迎进门后。有两匹高头大马飞奔前来,在离岳林寺半里路外,骑手跳下马背。一个是牛管家,另一个是他的佣人。牛管家接过佣人手里的十斤油,向佣人交代几句后,一人朝寺院大门走。站在大门外的布袋和尚一眼看出牛百万的弟弟牛管家。他跑到门里,连忙紧闭正门,自己守住偏门,对着牛管家冷笑。一些香客和十多个小儿看见布袋和尚拦住施主,不让对方进门,觉得奇怪。他们瞪着眼睛看布袋和尚和牛管家。只听得布袋和尚喊道:“哟,小气鬼来了,施主们,走呀,赶紧进门,别让这个小气鬼糟蹋了咱们的寺院。”说着,将牛管家关在门外。
牛管家气得敲门,大声呼喊:“开门,我是牛家主人,我父亲是朝廷命官,我是大施主,让我进去。”
布袋和尚开了门,笑问道:“大施主,你算什么大施主?”
牛管家生气地责问道:“上回,我们桃花巷有个叫樊老大的,他给你们捐了三斤油,你们把他当大施主接待。他捐三斤油是大施主,你看看,我捐十斤油,怎么不能算大施主呢?”
布袋和尚看见香客们朝他涌来,便大着声音对牛管家笑道:“樊施主捐的三斤油,是他三年的心血。他把三年心血捐给寺院,当然是大施主。你捐的什么油?是从别人身上搜刮来的。这些油,无斤无两,无sè无味,毫无虔诚我佛之心。你的油呢,在哪里?我怎么没看见?”他的话,说得牛管家双眼冒火,引得边上人们放声大笑。布袋和尚冷笑几声后,准备关门。
牛管家对咧着嘴巴嘻笑的布袋和尚瞪眼,以为这个疯和尚尽说疯话,不理睬他,也不顾人们议论讥笑,提着油瓶拼命往门里挤。进门后,将油倒入捐油的缸里,偷偷跑向古井,探看自己的来生。
他找到那口古井,趴在井口朝里看,井里果然出现画像,他高兴得不得了。仔细看着,发现图像上一头老牛正在耕田,老牛瘪着肚子,瘦骨如柴,正在吃力地耕田,它耕得嘴里冒着白白的涎水,身疲体乏,而它后边的农夫还嫌他耕得太慢,使劲在它的背上抽着牛鞭。那条牛实在饿得耕不动了,嘴在旁边地头吃了口青草,又挨了农夫几鞭子,看得牛管家直寒心。他仍然以为,樊老大捐三斤油来生有官做,自己捐了十斤油,不做皇上,也捞个王爷什么的干干。井里这幅图像不可能是他的,一定是别的什么人。于是,站起来,伸了下懒腰,抬头四顾,不见有人,准备离开。
然而,布袋和尚早已发觉,跟在牛管家身后,盯住他不放。一批香客和几个小儿跟着布袋和尚,也悄悄朝古井走来。布袋和尚制止身边人发出声音,他自己一直观察牛管家动静。当他看见牛管家站起后,大声笑道:“哎,施主,你在井里看到什么哟?”
“看到一头老牛耕田,遭受农夫鞭抽。”
旁边的人们听见后,哄然大笑。
布袋和尚对众香客和哄笑的小儿们打下手势,走到牛管家跟前,笑道:“施主,井里的图像不是别人,正是你,那条牛,就是你的来生。”
“你又没看见,怎么知道?胡说不道。”
“施主有所不知,前世有因,今世有果;今世生因,来世有果呀,生生死死,轮回不绝;播下那样种,收回那样果。”
牛管家一听,吓得浑身打抖。他顿然省悟,连忙向布袋和尚磕头,央求道:“师父,我知罪矣,求师父解我来生之苦。”
“解你来生之苦,谈何容易,你兄长牛百万,双目失明,这是报应;你来生做牛,也是报应。”
牛管家跪了下来,真诚询问道:“师父,难道不能改变人生,改变命运吗?”
“能。人一旦去掉贪婪,达到无所求的境界,命运会随之改变。就说你吧,要是不再贪得无厌,不再吝啬图利,好生修行,专心念佛,把家里的钱财布施贫民,积德从善。那么,会走出今世乃至转世的怪圈。倘若仍然唯利是图,利yù熏心,等待你是苦海无边。你若不信,拭目以待。”
牛管家听后,恍然大悟。他丢掉油瓶,跑回家里,连忙开仓放粮,解囊救穷,扶助困苦人们,还把霸占的田产归还给人家。他诚心改邪归正,悔罪改错,后来如何呢?布袋和尚已给他的命运作了周密的安排。
第五十六回
公主任xìngyù揽月契此巧计救神匠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