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武夷山防线(1/2)
新婚第二天,卢循即开始自己新的一天的工作(H文我就不描述了,起点现在抓得严,有喜欢看的自己去找网站去),现在可不是郎情妾意的时候,恒崇的晋军现在正在临川郡一带集结,还能难免的晋安郡的晋军也开始聚集在延平周围,两路晋军已经成为了一个合围之势,围住的就是位于建安郡的卢循军。
“岳父大人,这是建安郡周边的晋军的形势。”卢循摊开一张地图对大统领说到,“这是临川郡,晋军恒崇部现在在此处集结,此地靠近武夷山腹地,从此地越过武夷山向南前进百里就到了建安郡邵武县了。”
“你的意思是晋军想通过临川与我们决一胜负?”大统领问道。这临川郡有几个县都位于武夷山之中,武夷山南侧就是建安郡了,若是让晋军通过了武夷山,那么位于建安郡的卢循军就岌岌可危了。
“这个很有可能,但是如果我是晋军统帅就绝对不会仅仅局限于临川这一点的攻击。这武夷山中野兽纵横,林木广大,若是没有熟知山林根底的向导作指导,同时没有一批熟知山地作战的部队存在,很有可能会被我们聚歼在这茂林之中。”卢循分析道:
“所以晋军很有可能只是以临川郡作为一个诱饵,吸引我军的兵力在邵武一线动弹不得。而另外一支晋军则从延平出发,沿着建溪北上攻占建安府!”卢循的手指顺着延平一路延伸到了建安府之处。
“哎呀!为父差点忘记南面的晋安郡的晋军了。正如你所言,只要整个晋安的晋军集中到了延平,由南向北威胁建安,而临川的晋军则由北向南威胁邵武。两路晋军犹如一支钳子一般钳制住我军,那我军岂不是会四面受敌吗?”经过卢循指点大统领恍然大悟道。
“不论哪个方向的晋军都可以是起着钳制作用,另外一方面则是进攻。我们的兵力远远小于晋军的兵力,所以晋军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调动军队,他们不仅不怕我们知道他们的行踪,反而想要我们知道,这样我们就会感到腹背受敌惊慌失措的!”卢循道。
“这个恒崇还真是yīn险啊!比之那个王元德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王元德在江州的时候,屡次被派往武夷山中对付越族,有不少寨子就是这样被王元德给拆了的,大统领在他手上也吃过不少亏的。
“王元德是老将了,在淝水之战后投靠了恒冲,战场经验丰富,又怎么是这个黄头小儿能够比拟的。”卢循轻笑道:“他可不能像王元德那样能够把自己所处的环境分析清楚,他只知道我有一支数量非常少的万仞军还有一些投降过来的晋军,但是怎么又知道我现在竟然又和越族结成了同盟了呢?有这样一支jīng兵在手里,我又怎么惧怕他从临川带来的威胁呢?”
“我越族虽然人少,但是每一个男人都是能战之士,我们能够在短时间里面组织一支一万多人的部队出来,这支部队对于武夷山可比那些晋军熟悉多了,在这里面和我们打,那是找死!”大统领笑道:
“只是,虽然这样北面的晋军可以抵挡得住了,你又拿什么来对付南面的那些晋军呢?据我所知晋安郡少说也有一万人的驻军吧?你怎么才能够守住建安府呢?”
“这个,岳父大人自然不用担心。小婿自然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岳父大人看看这个夷洲。”卢循指向了夷洲。
“我已经命令水师在夷洲建立了一个水师基地,这个水师基地离晋安郡治所侯官只有一道海峡的距离,当晋安郡的部队都被调集到延平一线之后,作为后方和物资储藏基地的侯官自然是兵力空虚,只要我派一支水师突然对侯官发动袭击,您说前线的晋军会怎么样?”卢循笑道。
“自然会士气大泄,就是不立即崩溃,也会因为物资的缺乏而溃散的。这个时候只要你率军一追击,自然会把他们打得打败而归的!只是,这个夷洲真的存在吗?”大统领时代都居住在这武夷山之中,对于外面的历史懂得甚少,当然对于位于大海的另一面的夷洲是不知道的了。
“我手下的将军张士道已经率领五千水师还有两万移民登上了夷洲,您说这个地方是不是存在呢?这个夷洲可是一个富饶之地,不但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而且气候适宜实在是一个作为后方农耕基地的好地方啊!”
永嘉和临海等地毕竟无险可守,若是能够把所有的人都放到夷洲去,对于往后由海上攻击大陆是非常方便的。想到这,卢循不禁又想起了刘穆之给他的信中说起的尽起永嘉临海之民前往夷洲的事情了,从这个角度上说,他和刘穆之是想到一块去了。
“这海上还有这么好的地方?”大统领不禁对于这个夷洲非常好奇了,“据说海上有方丈蓬莱檀州三地,这个夷洲不会就是这三个地方的一处吧?那这是神仙之地啊!你竟然找到了那个神仙之地了!”
就当卢循正想怎么跟他解释这个夷洲不是那三个传说中的神仙之所的时候,大统领忽然又说到:“我们越族是否可以到那个夷洲上面去居住呢?”作为大统领,他无时无刻不在为越族的前途做着思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