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燕游说(1/2)
“我们或许还可以这样。”卢循忽然心里产生了另外一种想法,道:“建康的士族都是靠谱牒关系来决定一个人地位的高下。虽然我们找不到这样一个士族的人,但是我们可以找一个熟知士族谱牒的人,并且冒充其中的一个士族子弟,你看此计如何?”
“此计甚妙!那高雅之数年之前离开了建康,对于建康的态势了解得不清楚,建康的士族子弟那么多,他总不可能每个人都认识吧?只要我们找一个人来冒充一个士族子弟,这样是完全可以的。”刘穆之兴奋道。
“嗯,道和你接触的人多,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在明rì午时之前把人带到我的前面。其后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卢循顺势又把担子扔给了刘穆之。
“是!”刘穆之想都不用想都知道这事铁定又是自己干,所以早就已经任命了。熟知士族谱牒的人大有人在,在有晋一代若是不懂谱牒,就不用做官了。所以很多人都把谱牒作为读书的教材来学习。
“勤政学校里应该有不少适合的人吧?”刘穆之嘀咕道。
勤政学校适合的人确实不少,经过暗中筛选,刘穆之从其中选出了一个名叫童茂宗的学生来。童茂宗乃是永嘉商人出身,在卢循开办勤政学校后,一路考了进来的,他有一位兄长还在建安府中做官。由于早年跟父亲走南闯北,熟知士族的礼仪。因此,从忠心和能力方面都是非常适合的。
卢循召见他之后,对其一番勉力,然后就被刘穆之带去让他熟记建康士族的谱牒,时间紧迫所以没有给他很多时间,仅仅只是给了他三天时间。童茂宗就动身前往南燕都城广固。由于是秘密前往,所以一路上卢循专门从万仞军中抽出两个士兵陪同前往,以商人的身份前往广固。
由于卢循实行鼓励商业的政策,四郡又给了商人很多的优待,尤其是在政治上的,所以建安四郡的商业非常繁荣。虽然现在是与北边的临川等郡出于对峙状态,但是穿过武夷山,经由陆路抵达江州寻阳,荆州甚至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到达益州的商贩有很多。
除了陆路以外,建安等三郡还由闽江入海在侯官汇集,北上抵达山yīn和建康的水路也很发达。有一些商贩甚至还经由水路沿着大海抵达过南燕的长广郡。只是这一条路很少有人走罢了。
出于节省行程以及保密的需要,卢循没有选定北上经由陆路抵达南燕这一条晋国传统的商业道路,而是让童茂宗沿着闽江南下在侯官搭乘海船前往建康,再由建康走陆路北上去南燕。这样能够节省一半的路程。而且由于卢循治下商业繁荣,已经和建康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商业联系,这样也不会有人怀疑。更重要的在于海上这一路都是在张士道的水师的控制之下,不会有什么大的危险。
正当童茂宗带着卢循的使命前往南燕的时候,楚国国内也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益州刺史毛澞正式和恒玄决裂,割地称雄了。
毛澞之前虽然没有派人参加恒玄的朝拜大典,但是也没有过分的动作表示其对恒玄的不满。所以恒玄还是带着侥幸心理命令朝廷使者前往成都准备加授毛澞散骑常侍以及左将军一职。
但是使者还没有进入成都,就被毛澞下令逮捕了。毛澞召告天下说他拒绝接受恒玄的任命,他始终忠心于司马皇室,并且号召天下来共同推翻恒玄这一个逆臣贼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