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在东晋末年 > 第七章 士族不灭以何安天下?

第七章 士族不灭以何安天下?(1/2)

目录
好书推荐: 崎岖修仙路 异世之落宝金钱 大能 鼎唐 神始千漩 异界狂战神 丹劫变 试炼之阿拉德 呼啸黎明 痞子不痞

“谢过于先兄了。”朱龄石向卢循拱手道谢,然后转头对二十多个亲兵道:

“你们跟随我多年,南征北战经历了无数场战斗,都是在尸山血海中走过的人。到了这个时候,我将再也不能跟你们一起作战了。希望你们出去后能向刘将军传达我的话‘我朱龄石能够做他的属下是我的荣幸’。”

说完,朱龄石引颈自刎。

“将军!”众亲兵大声悲嚎起来,城墙下的义军士兵也为他的壮举所感染,就是义军悍将兰江峰也在心里暗自佩服。

就在卢循刚要朱龄石亲兵打开城门的时候,异变突生。

朱龄石的二十个亲兵仿佛是有预谋的共同站在朱龄石的尸体旁边,高举自己还沾满热血的佩剑向自己的脖子割去。仅仅一眨眼的时间,原先还挺立的二十个亲兵都倒在了地上,鲜血包围了朱龄石,仿佛是这些亲兵们在死后还在跟随他们的将军一样。

一时间,义军士兵们都停下了自己手中的事情,纷纷看向城墙上那不可思议的一幕。良久,卢循下令道:“他们都是义士,要把他们好生安葬,并树立一个石碑,记录他们的义举。”身边一个亲兵领命而去。

卢循心里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在他前世那个年代忠信这个东西只是存在于小说中,没想到古代还真的有如此忠义之士,这不能不说是对卢循心理的一个冲击。

过了不知多久,一个声音在卢循的身后传来

“将军要如何处理这些士族呢?”郭澄之如同幽灵般的声音传来。不知道刚才那个说话正气凌然的声音哪里去了,难道这才是他的本来的面貌吗?

卢循猛然从思考中清醒过来,看着眼前被兰江峰从太守府中压出来的士族们,外加上义军士兵们在全城的搜捕中所抓获的士族,足有千数人。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孙恩所挟持过来,在临海一战中被辛景所救的人,现在这些人又重新回到义军的手中了,这命运还真是悲惨啊。

“你认为该如何处理?”卢循似乎养成了这个习惯,对于某个问题总是不先发表自己的意见,必须让别人先表达之后才会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在下认为这些士族是天下挺立的基础,当松开他们身体上的绳索,并派兵护送他们回到原有之地。

郭澄之不明确卢循心里的意思,所以随意说了一个处理方式,这种处理方式别说是卢循,就是郭澄之他自己都不会去使用,这些士族在这个时候是他们的敌人,哪有放敌人回去增加对方实力之理?

他这么做只是为了让卢循讲出自己心里真正的看法。

卢循当然知道郭澄之心里打的是什么小九九,当下也再和郭澄之打哑谜,径直说出了自己真正的想法。

“士族不灭以何安天下?自后汉光武帝实行世家豪族制,世家豪族zhan有了大量的土地,并把大量的民众据为自己的部众,不像国家纳税,同时那些部众也不服兵役,致使国家虽拥有国土却不能有足够的税收支持国政,有足够的人民却兵源不足。”卢循顿了顿继续说:

“蜀汉政权虽有诸葛孔明的天才支撑,虽六次北伐而不能取胜,这是为何?虽然有天时不与之理,但最根本的还是益州人口土地远远不如魏晋。蜀汉政权所拥有的民户不过九十万人,但是整个益州共有二百万众,其余的人丁都被益州的士族门阀所控制,既不向蜀汉纳税,又不向国家服兵役,以至于蜀汉的失败。”

要说这个历史,这是卢循的老行,说起来也是有条有理,像极了一个历史学家。

郭澄之低头沉默不语,显然他在消化卢循这一段话,对于这个时代的他来说,卢循这一段超脱了这个时代的话让他很难以理解。但是他也是饱读诗书的人,而且作为一个寒族,他深知士族门阀的危害。

卢循显然不想给郭澄之过多的思考时间,他不等郭澄之发表自己的看法,接着说到:“自曹魏政权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实行了九品中正制,仕途完全被这些士族门阀所控制,天下寒族却没有任何出仕的可能。”

“如果这些士族才能突出也就罢了,但是随着这么多年安逸生活,这些士族渐渐腐化堕落,完全都是一些草包担当着国家政权的重要角sè。你看看那个司马元显,狂妄自大无能却能够担任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的职位,不是因为他是司马氏族大地主的原因是因为什么?”

卢循的话一句比一句更激进,深深冲击着郭澄之那脆弱的心理防线。这些东西实在超过这个时代理解的东西太远了,哪怕就是郭澄之都难以迅速接受这些思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返回顶部